新生兒打疫苗後的反應
由於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抵抗力都是比較弱的,對於一些比較嚴重的病毒,甚至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所以給孩子定期注射疫苗,是一種比較必要的行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在打完疫苗之後都是正常的,也有不少注射完疫苗有不良反應的先例。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新生兒打疫苗的不良反應。
一、寶寶打疫苗後有哪些不良的反應
不少家長反映寶寶打完疫苗後會有些身體不舒服,因為疫苗藥物要在一個星期內才能完全吸收,所以在一個星期內寶寶是會有不同程度的哭鬧或是不舒服。
像是接種部位出現紅腫、硬結等局部反應,或是出現輕微發熱、一次性皮疹等全身反應,這些反應都是疫苗接種的正常反應,只要讓寶寶多喝開水,避免著涼,反應就會少很多,並在1-2天內轉好。這些反應並不會傷害寶寶身體,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但如果寶寶接種疫苗後反應強烈,且持續的時間長,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偶合了其他疾病感染,應立即帶寶寶到醫院就診,及時治療。以下為具體的不良反應分析:
二、寶寶打疫苗後的局部反應
一般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左右局部發生紅、腫、熱、痛等現象。紅腫在2.5cm以下者為弱反應,2.6cm~5cm者為中等反應,≥5.1cm者屬強反應,有時可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應及時進行熱敷。
三、寶寶打疫苗後的全身反應
主要表現為發熱,接種疫苗後8~24小時體溫37.1℃~37.5℃為弱反應,37.6℃~38.5℃為中反應,≥38.6℃為強反應。此外,可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一般無需做特殊處理。中等以上的反應是極少的,全身反應嚴重者,可以去醫院進行對症治療,如使用退熱劑等。
四、寶寶打疫苗後的異常反應
一般少見,主要是暈厥,多發生在空腹、精神緊張狀態中進行注射者。此時應讓小兒立即平臥,保持安靜,可以給熱開水或者熱糖水喝,一般不需使用藥物,在短時間內即可恢復正常,在3~5分鐘內仍不見好轉者,應立即送附近醫療單位搶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