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門疼痛是什麼原因?
我們都知道中醫按摩主要就是對穴位進行按摩,這樣就可以緩解很多身體上的病痛。尤其是對箕門進行按摩的時候,可以發揮出治療小便不利以及遺尿等病症,有的時候按摩這裡還可以緩解腹股溝疼痛。但是在按摩的過程中,人體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箕門疼痛很可能是氣血瘀滯。
氣滯血瘀,是指因氣的運行鬱滯不暢,導致血液運行障礙,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
氣滯血瘀多因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氣的疏泄作用在氣機調暢中起著關鍵作用,因而氣滯血瘀多與肝失疏洩密切相關。臨床上多見胸脅脹滿疼痛,瘕聚、症積等病證。肺主氣,調節全身氣機,輔心運血,若邪阻肺氣,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氣滯血瘀,而見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現。
氣滯可導致血瘀,血瘀必兼氣滯。由於氣滯和血瘀互為因果,多同時並存,常難以明確區分孰先孰後。如閃挫外傷等因素,就是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但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氣滯血瘀,辨別氣滯與血瘀的主次則是必要的。
中醫應用
氣滯血瘀(證)論治
主症:刺痛拒按,痛處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鬱;或譫語,或發狂;或脅下痞塊,堅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膚甲錯;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膚紫斑,或肌表有絲狀血縷,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脹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經,閉經、惡露不盡,血色紫暗夾有血塊。
舌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沉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複元活血湯、少腹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