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血壓偏低沒關係中醫療法便利調治

文章導讀

現代人都知道高血壓是當今人類的號殺手,對高血壓已經非常的重視,但是重視高血壓的同時我們也千萬不能忽略他的弟弟低血壓。低血壓同樣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低血壓的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床。

中醫學認為:低血壓病以虛為主,發病與心、脾、腎關係最為密切,表現有氣虛、氣陰兩虛、陰陽俱虛之別。治療以益氣養陰,溫陽升壓為原則。實驗證明,中藥人參、黃芪、附子等具有明顯升壓作用。方用益氣升壓湯(人參10克,黃芪50克,灸甘草10克,灸升麻12克)。有陰虛者加麥門冬15克,五味子6克。有陽虛者加炮附子10克。每天1劑,水煎服。也可用生脈口服液或補中益氣丸治療。

溫灸升壓法:用灸條一根,點然後在百會穴(頭頂正中凹陷處)、神闕穴(臍中處)、分別施灸,讓灸條燃燒處停留在穴位上方0.5釐米左右(不致燙傷但有足夠熱力為度)。每次灸10分鐘,每天1次。該法有溫陽升壓作用,適用於低血壓的輔助治療,對於低血壓所引起的暈厥搶救,該法尤佳。

當然在日常生活飲食中更應該非常注意,低血壓患者的飲食和高血壓患者正好相反,應該增加三高食品攝入量。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肉等食品可以適當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