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體檢血常規查什麼

平時在體檢的時候,血常規檢查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這是最基本的血液的檢查。血常規的檢查包括血液的細胞部分,也包括血液的液體部分,另外還有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等,對血常規進行檢查,要重要的基礎的一項檢查,在檢查的時候要瞭解些注意事項,我們來瞭解一下血常規檢查都檢查什麼。

體檢血常規查什麼

1、白細胞檢查:中性粒細胞增高主要見於身體化膿性細菌感染;減少見於使用某些藥物、某些疾病如流感、放射線照射、風濕類疾病、某些血液病等多種原因。而淋巴細胞增多見於某些病毒所致的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結核,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等。減少主要見於接觸放射線及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強的松等。

2、紅細胞計數檢查:貧血或失血時都會影響紅細胞數目。高值時可能患紅細胞增多症,低值時可能為貧血。

3、血紅蛋白檢查: 血紅蛋白存在於紅細胞中,是運送氧氣的物質,以提供體內所必須的氧。女性受月經和懷孕的影響,血紅蛋白普遍比男性低,所以女性較易貧血。高值時可能為紅細胞增多症,心輸出量減少,低值時可能為低血色素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一般而言,血紅蛋白在10g/dl以下的男、女屬嚴重貧血,若比正常值低1—2g/dl並無大礙。 血常規檢查是檢查一下血液方面是否存在異常,如身體是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疾病,及早發現和診斷某些疾病,診斷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注意事項

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 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檢查後: (1) 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鐘,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 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所以當皮膚表層看似未出血就馬上停止壓迫,可能會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滲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壓時間長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傾向,更應延長按壓時間。

(3) 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症狀緩解後再進行體檢。

(4) 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