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是懷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主要反映的是胎兒在母體的活動情況。每個時期胎動的情況和頻率是不一樣的,胎動的出現能讓孕婦感受到自己小寶寶慢慢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很多孕婦都很期盼自己能出現胎動。那麼,四個月有胎動了嗎?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看看吧。
胎動是孕媽們都很瞭解,而且胎動能讓孕媽們感受到寶寶的存在。胎動(Fetal movement),是指胎兒在子宮腔裡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這就是胎動。有時候,寶寶的一次胎動都會讓寶媽寶爸興奮一整天。一般來說,孕媽懷孕18周到20周開始,也就是說懷孕滿4個月後,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當然,每個寶媽的身體狀況不一樣。因此,如果孕媽懷孕四個月了沒有出現胎動也不要太著急。寶媽懷孕中期即13周左右,胎動的類型很多,如驚跳、全身運動、孤立的上肢或下肢運動、屈伸頭部、轉頭、轉身、伸展、張口、手觸臉部及打呃、打哈欠、吸吮、吞咽等。這些運動在媽媽感受起來就是胎動了,這些胎動在妊娠13—15周達最高峰,17周後逐漸減少。
一般來說,孕媽吃飯的時候能感受到胎動。此外,孕媽在給寶寶做胎教的時候,寶寶也會感受到並動起來,例如給寶寶聽音樂,跟寶寶聊天的時候。
第一次懷孕的孕婦,可能會在18~20周左右時,第一次感覺到胎動。剛開始的胎動若有若無,像是蝴蝶在扇動翅膀似的。慢慢地,胎兒的胎動變得越來越有勁,也越來越有規律了。20~24周裡,胎兒的胎動會越來越多。從這時候起,一直到接下來的十幾個星期裡,將是胎兒胎動非常活躍的時期。24~28周的時候孕婦偶爾會感到肚子陣發性地一跳一跳,因為孕婦的羊膜囊裡可容納多達700多毫升的羊水,胎兒可以在裡面自由地活動。而且胎兒可以感受一些外界刺激,當外界突然發出聲響,胎兒會在子宮裡跳一下。30周以後,胎兒胎動的幅度變小了,但孕婦卻能更加明顯地感覺到胎動。胎動的幅度變小是因為隨著胎兒長大,子宮裡的空間變得狹窄了,胎兒的活動受到了限制。隨著胎兒越長越大,大翻身式的胎動不再那麼頻繁了。這時,孕婦就會感到胎兒這一快速、突發的胎動。在孕期的最後兩周,胎動可能會稍慢下來,胎兒成長的速度也會稍稍下降。這些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