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陽穴溫度高
發燒是寶寶最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也是讓家長很頭痛的事情。但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寶寶是局部性的發燒,例如只有寶寶太陽穴溫度高,當這種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肯定很關心其中的原因,生怕孩子的健康出現了狀況。那麼,寶寶太陽穴溫度高是怎麼回事?下面咱們就來詳細看看吧。
如果只是太陽穴發熱沒關係的,用體溫計量一下體溫,一般37。5度以下算正常,如果寶寶發燒多給寶寶喝水,注意監測體溫,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溫水擦身(即物理降溫),超過即要物理降溫再加吃藥或貼退熱貼。別捂太多,不利於散熱。患病期間胃腸功能弱,不願意吃飯別勉強。
另外,寶寶的太陽穴本來溫度就很高的,就因為寶寶的血管跳動的原因,你判斷寶寶是否發燒要通過測量體溫的方式。
一般是沒有關係的,只要寶寶的體溫正常的話就不用擔心,有的是因為天氣炎熱,寶寶的體溫就會偏高所以會這樣的, 多喝水看看。
你會正確判斷孩子是否發熱嗎?
錯誤的判斷
1、媽媽用手摸一摸寶寶的額頭和手心,寶寶的皮膚發燙,媽媽認為寶寶確實是發燒了。
2、媽媽拿來體溫計給寶寶測量體溫,寶寶的體溫超過了37℃,媽媽認為寶寶生病了。
正確的判斷
發熱是指寶寶體溫的異常升高,媽媽的手不是體溫計,不能準確測量寶寶的體溫;而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應為36℃~37℃,只有超過37。4℃才可以認為是發熱。所以,上述兩種媽媽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但是,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例如在傍晚時,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體溫也會暫時升高;如果衣被過厚、室溫過高等,寶寶的體溫也會升高一些。
如果寶寶有這種暫時的、幅度不大的體溫波動,只要他的一般情況良好,精神活潑,沒有其它症狀和體征,通常也不應該考慮是病態。
正常體溫參考值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選擇合適的降溫方法
寶寶發熱,臨床上常用的降溫方法主要有兩種:物理降溫、藥物降溫。不管採用何種方法説明寶寶降溫,要根據寶寶的年齡、體質和發熱程度來決定。
新生兒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嬰幼兒一般感染所致的發熱最好先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如果使用藥物降溫,要注意劑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寶寶出汗過多而引起虛脫或電解質紊亂。兒科常用的退熱藥物種類很多,不管使用哪種退熱劑,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