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椎動脈閉塞
左側椎動脈閉塞就是左側椎動脈硬化性閉塞症,致病原因跟抽煙、寒冷刺激、感染等因素有關,也肯呢個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造成的。左側椎動脈閉塞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因為患者的病情不同,需要制定綜合的治療方法全面進行醫治。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左側椎動脈閉塞的主要治療措施。
處理原則應該著重於防止病變進展,改善和增進下肢血液迴圈。
一般療法
嚴禁吸煙、防止受冷、受潮和外傷。但不應使用熱療,以免組織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狀。疼痛嚴重者,可用止痛劑及鎮靜劑,慎用易成癮的藥物,如呱替啶等。患肢應進行鍛煉,以利促使側支迴圈建立。如Buerger運動法:先平臥抬高患肢45°以上,維持1~2分鐘,再在床邊下垂2—3分鐘.然後放置水準位2分鐘.並作足部旋轉、伸屈活動,反復活動20分鐘.每天數次。
藥物治療
(1)中醫中藥: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治療:①陰寒型,多屬I期,宜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以陽和東加減。②血瘀型.多屬II期。宜活血化瘀.以活血通脈飲,血府逐瘀湯治療。③濕熱型或熱毒型,多屬Ⅲ期.以清熱利濕治之,常用四妙勇安東加減。④氣血兩虧型,多屬久病不愈,體質已虛者。以補氣養血輔以活血化瘀.常用顧步東加減。
中醫中藥保守治療特色療法
應用中草藥熏洗治療肢體血管病,可以溫陽化瘀,清熱解毒,去腐生肌,改善肢體血液迴圈,能使肢體發熱,疼痛減輕,腫脹消退,皮膚顏色改變活恢復,並有清潔傷面,局部消炎,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吳主任根據臨床應用,總結出不同類型及不同階段之熏洗方劑。
虛寒性症狀多見患肢發涼、怕冷、麻木、疼痛。同時伴有疲乏感,局部脹緊壓迫感,間歇性跛行,治宜溫陽通絡,活血化瘀,止痛。處方:生川烏、生草烏、獨活、桂枝、防風、透骨草、艾葉、川椒、細辛、紅花等適量。水煎熏洗患肢。有潰瘍者不得使用。
濕熱型表現為患肢怕冷、疼痛常為遊走性。行走時酸脹、沉重、乏力。下肢常出現條索狀腫塊活結節,紅腫熱痛,患肢多有浮腫。治宜清熱涼血、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處方:金銀花、蒲公英、地丁、野菊花、伸筋草、黃柏、茜草、當歸、蘇木、木別子、紅花、土茯苓等適量洗浴患肢。
熱毒型表現為患肢怕冷,觸之冰涼,疼痛呈持續性,皮色紫紅、暗紅或青紫色,肢端皮膚有瘀點、瘀斑。治宜活血化瘀,溫經通絡,止痛。處方威靈仙、生草烏、秦艽、木別子、桃仁、蘇木、赤芍、歸尾、薑黃、元胡、絲瓜絡、丹參等適量,水蘭熏洗患肢。
熱毒型表現為患肢指趾劇痛,晝輕夜重,肢體局部紅腫,喜涼怕熱,體溫高,大便乾等。治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處方:金銀花、蒲公英、地丁、菊花、連翹、大黃、黃柏、玄參、茜草、丹皮、當歸、白芷等適量,水煎洗浴患肢。
上述各種類型的第三期,均有出現肢、趾端潰瘍,壞死的可能,潰瘍濃性分泌物較少或慢性潰瘍,傷口經久不癒合者,宜用金銀花、當歸、黃芪、白芨、白蘞、苦參、黃柏、乳香、沒藥、石決明、赤芍、連翹、大黃、甘草等適量。以消毒排膿,去腐生肌,收斂傷口。 根據不同類型選用的“全蠍膏”具有強止痛的效果、“回陽膏”外敷後冰涼的肢體30分鐘即可恢復正常溫度;“海沸散”、“龍血竭膠囊”均有快速促進創面癒合的作用,“紅靈酒”、“七葉皂苷凝膠”均有消腫散結,清熱利濕,能在短時間內使靜脈炎造成的肢體水腫、硬塊消除。
(2)擴張血管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常用的藥物有①前列腺素E1(PGE1),具有血管舒張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對緩解缺血性疼痛,改善患肢血供有一定效果。用法是100—200u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2周為一療程。②受體阻滯劑和β受體興奮劑.如妥拉蘇林等、③硫酸鎂溶液,有較好的擴血管作用. 方法是用新配製的2.5%硫酸鎂溶液100 ml。靜脈滴注,每日1次,以15次為一療程,間隔2周後可再進行第二療程:④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粘度。對抗血小板聚集,因而在防止血栓繁衍和改善微循環中,能起—定作用。
(3)抗生素:併發潰瘍感染者,應選用廣譜抗生素.或根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有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