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中藥有保質期嗎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中醫治療疾病有很多好處。中藥不僅可以用於治療疾病,同時還具有養生保健,促進身體健康,且中藥一般不會有較大的副作用,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青睞於中藥治療疾病。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食物都具有保質期,那麼中藥是否也具有保質期呢?

中藥能放多久

1、煎好的中藥能放多久

目前代煎的中藥湯劑最常見的包裝是真空密封包裝,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來盛放。

研究發現,溫度越高藥液變質越快,在氣溫較高的季節裡,室溫在25℃以上,一般湯劑保存不超過2天,如果冷藏,則一般保存7天不會有變質現象。另外,不同方劑即使在同一條件下,變質程度差異也較大,若藥液內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含量較多,則變質更快。

為了保證藥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裝的中藥湯劑保存的最佳溫度為0~5℃,保存時間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過7天。一方面是因為湯藥煮好後,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溫保存,這會“加速”藥湯變質;另一方面,煎煮的藥湯裡若含有全蠍、蜈蚣等動物類中藥或熟地、黃芪等糖分含量較高的中藥,也會影響保存時間。若發現藥液袋鼓起或藥液變味,有氣泡等異常現象則屬變質,不可服用。

2、幹的中藥能放多久

通過現代藥理學的研究手段發現,大黃中的蒽醌苷類物質是其發揮瀉下作用的主要成分,但是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蒽醌苷類物質會逐步地被水解為蒽醌的苷元,瀉下作用就會逐步地減弱。

中藥放置時間過長有效成分會丟失,所以它的藥效也會明顯降低,中藥在儲存過程當中常常會出現一些變異的現象,比如說容易被蟲咬、發黴、腐爛、變色變味等,所以中藥是有保質期的,不是放置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含有揮發油類的、內酯類的,甚至花色素類的、容易生蟲的,一般規定它的保質期一年左右。礦石類藥物的分子式結構相對穩定,保存時間相對長一些,但是不要超過十年。如果發生蟲蛀、長黴的情況,也會影響到中藥的藥性藥效,建議將中藥材放到通風乾燥的地方。

中藥變質的因素

溫度

藥材在溫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適應範圍。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藥材品質發生變化。當溫度在35度以上時,含脂肪的藥物就會因受熱而使油質分離,從而少油;含揮發油多的藥物也會因受熱而使芳香氣味散失;動植物膠類和部分樹脂類藥物,受熱後又易於發軟、粘連成塊或融化。

溫度在20~35度時,由於有利於蟲害、黴菌等孽生繁殖,而使某些藥物生蟲、發黴以至變質。

濕度

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多少的程度,也就是空氣潮濕的程度。藥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與空氣的濕度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藥物的正常含水量約10~20%。如空氣中水蒸氣多,藥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受潮),就容易發生黴爛變質現象。

空氣

空氣含有多種成分,其中以氧氣最容易與藥物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品質。通常所見到的丹皮、黃精等的顏色變深,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變化而形成的。

中藥常見變質現象

黴變

即發黴,系中成藥外表或內部生長黴菌的現象。

酸敗

亦稱酵解,即中藥經日光照射或高溫,產生發酵,變味,變色而不能藥用。

揮發

是指藥物在高溫下所含揮發油散失或走油;乙醇揮發後醇浸出物發生沉澱,從而使有效成分失去。

渾濁沉澱

是液體中藥的常見變質現象,中成藥的液體製劑在低溫條件下容易發生沉澱或變質。

結語:中藥也是有著屬於自己的保質期的,若是變質的話,再貴的中藥也是不宜繼續服用的,避免給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根據中藥的種類以及形態不同,中藥的保存時間也是一樣的,影響中藥變質的情況主要就是由於溫度、濕度以及空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