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產後痣瘡便秘怎麼辦

孕婦終於在經過了四十周的時間後順利產下了胎兒,變成了准媽媽,不過產婦需要家人的細心照料,尤其是在月子期間要注意疾病的發生。有的產婦生後痔瘡又反復了,十分苦惱,產後痔瘡便秘怎麼辦呢?如果產婦母乳餵養孩子就不能使用任何的抗生素藥,所以食療才是最好的。

一、產後痔瘡

產後痔瘡是產後媽媽常見的肛門附近疾病,產後得痔瘡多半是妊娠期痔瘡的遺留問題。當媽媽在懷孕後,體內子宮就會增大,出現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也在不斷地長大,長大的子宮會影響到靜脈的流通,造成血液回流不暢,導致形成痔瘡。

媽媽在懷孕後體內會產生多量性激素,由於受到這些激素的影響,胃腸道平滑肌的脹力減退,蠕動減少、減弱,使食物在胃裡排空推遲,在腸裡運輸時間延長,導致糞便在結腸中瀦留時間過長,水分減少,糞便變得幹結,而易發生便秘,使排便時需要用力摒氣,加上增大的子宮對直腸的壓迫,盆腔靜脈回流不暢,發生痔瘡。另外,在分娩時,新媽媽由於用力摒氣也可導致痔瘡的發生。

當產後痔瘡逐漸加重的時候,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狀。如果產後痔瘡嚴重,可以通過藥物和手術進行治療,平時就要做好預防痔瘡發生的工作,例如勤喝水、按時排便、保持肛門清潔等,都是有效的預防產後痔瘡的方法。

二、為什麼得產後痔瘡

產後痔瘡的發生,原因要追溯到媽媽在懷孕期間。媽媽得產後痔瘡,原因包括懷孕期間子宮增大、體內黃激素增多、分娩時用力過度等,為什麼得產後痔瘡,具體原因有以下三點:

1、懷孕期間子宮增大:媽媽懷孕後,體內的子宮增大,血液供應不足,隨著胎兒的發育,子宮也在不斷的長大,長大的子宮會影響到靜脈的流通,造成血液回流不暢,導致形成痔瘡。

2、妊娠或坐月子期間黃激素增多:媽媽在妊娠期間或者是在產後坐月子期間,體內的黃激素增多,大腸蠕動速度減慢,很容易便秘,形成便秘後,很易誘發成痔瘡。

3、分娩時用力過度:生長過程當中,通過順產,生產時間過長,就會加重痔瘡。妊娠期間媽媽體內的盆腔組織變得鬆弛,順產過程當中,用力過大,腹腔部運動時間較長,易形成血栓性動脈,肛周皮膚就會形成硬塊,產生疼痛,形成痔瘡,一些剖腹產的媽媽也不例外,也會形成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