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增生癢怎麼辦
人在日常生活中總會發生各種意外,難免會受傷,而受傷比較嚴重的話就會在人的皮膚表面留下疤痕。疤痕難看不說,有些時候處理不當,疤痕在生長的時候還會疤痕增生。疤痕增生是在疤痕的表面重新長一些肉出來,在疤痕增生生長的過程中,疤痕還會出現發癢的症狀。那麼影響疤痕增生的因素是什麼呢?
一、原因
疤痕是由於外傷等各種因素所導致的皮膚組織損傷後,成纖維細胞和毛細血管網增殖,形成新的肉芽組織,使纖維細胞逐漸停止分裂,出現膠原纖維和降解失衡,神經末梢長入,創傷邊緣的上皮組織向中心生長,覆蓋了肉芽組織,形成疤痕。
疤痕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年齡,青年人容易發生,特別是10-20歲發生增生性瘢痕比率最高,主要因青春發育期,組織生長旺盛,創傷後反應性強,加之皮膚張力大所致;
2、營養狀況;
3、體質;
4、皮膚張力;
5、感染;
6、皮膚色素,有色人色素細胞較多,也容易受激反應;
7、臨床用藥,r干擾素等藥物會影響創傷的癒合;
8、外界環境的處理--灰塵、滑石粉、纖維以及毛囊、皮脂腺、汗腺殘留均可以引起組織反應,導致瘢痕增生。
二、檢查
在臨床上凡是見到瘢痕奇癢的患者,首先要看有無創傷病史、感染病史、手術病史、過敏病史,根據臨床症狀表現和體征進行診斷;二要進行體格檢查,根據瘢痕增生的症狀特點,鑒別凹陷性疤痕、淺表性疤痕、疤痕萎縮凹陷;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查,以明確瘢痕增生的原因和嚴重程度,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三、鑒別診斷
(1)淺表性疤痕:多見於擦傷和淺度燒傷後,特徵是外觀稍粗糙,有色素改變,局部平而軟,無功能障礙,一般不需處理。
(2)增生性疤痕:又稱肥大性疤痕,多見於深二度和淺三度燒傷及厚的中厚皮片供皮區的創面自行癒合後。特徵是厚(可達1-2釐米)而硬,呈紅色或暗紫色,痛且癢,常影響工作和休息。約6個月後,疤痕漸趨柔軟而稍平坦,充血減退,毛細血管減少,癢痛症狀漸減輕或消失。
(3)萎縮性疤痕:又稱不穩固疤痕,常見於頭部顱骨電擊傷後,大面積燒傷和慢性潰瘍癒合後。疤痕硬,局部血管少,呈淡紅色或白色,深部組織緊密粘連,不能耐受磨擦和負重。破潰後常經久不愈,晚期可導致惡性變。
(4)攣縮性疤痕:多見於深度燒傷創面未行植皮而任其自行癒合者,常嚴重破壞功能,如瞼外翻、唇外翻、頦胸粘連、各關節屈曲攣縮畸形。長期的疤痕攣縮可影響肌肉、肌腱、神經的發育,引起關節僵硬、脫位、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