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經常發燒?
想必照顧過小寶寶的人都應該很清楚,寶寶發燒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症了。引起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自身體質弱的原因,有可能是父母沒有做好預防措施亦或者是受涼等等而導致的,總之是需要人們格外注意一下的,要瞭解一下寶寶發燒的原因,而後再採取措施來治療。那麼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寶寶為什麼經常發燒。
意見建議:你好分析你所描述的病情。建議你到醫院查血常規和微量元素。如果缺鐵性貧血,建議您口服右旋糖酐鐵口服液,如果缺鋅,建議你口服葡萄糖酸鋅,並適當補鈣,多吃有營養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等食物,多給寶寶室外活動。不吃零食,不偏食,不吃生冷食物,飲食要規律,可以口服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匹多莫德。
治療寶寶發燒的誤區:
誤區一:洗澡會讓孩子著涼
給孩子用溫水洗澡,實際上也是一種降溫措施,醫學上稱為物理降溫。類似的做法還有用濕毛巾敷頭、枕冰袋、用酒精擦身等,目的是利用水的導熱作用,或冰溶化及酒精蒸發時的吸熱作用來降低體溫。此外,洗澡還可以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汗腺阻塞。具體做法是,用低於體溫2℃的溫水浸泡20分鐘,每天2~3次。只要不是在室溫很低的房間內,洗澡後及時擦乾,避免風吹,是不會著涼的。
高燒也可以使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是對的。但是通過給孩子喝肉湯的方法補充營養的做法卻是錯誤的。因為高燒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時吃油膩的食物,不僅不能吸收,反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加重身體的缺水。這時應給孩子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稀粥、菜湯、果汁、雞蛋羹等。另外,還要給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鹽水。這樣做一方面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另一方面可達到降溫的目的。
誤區三:燒退病癒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癒。只有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孩子患病容易發燒,但發燒未必就是有病,因為孩子體溫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吃奶、運動、哭鬧、穿得過多等原因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達37.5℃,偶而達38℃,尤其是新生兒或嬰兒更容易受以上條件影響。另外,測體溫的方法和時間也影響所測體溫的真實數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測數值依次相差約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測腋溫的時間應以10分鐘為佳。因此,孩子體溫暫時升高,只要全身情況良好,又無自覺症狀,可認為正常。但當孩子體溫高於38.5℃時,則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