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拔罐會出現黑色、水泡、血泡?
一般說拔罐後罐口覆蓋區內出現深紅、紫黒、青斑,觸之微痛者多為淤血熱毒;
出現水腫、小水(血)泡、罐內較多水汽者多為濕邪水飲;
皮色無明顯變化、發涼者多為虛寒病證。
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論,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起水泡是因為體內的水濕不能及時排出,沉積在皮膚表面,所以一拔罐順著毛孔就出來了。
注意皮膚要乾燥幾天就會好。
如果大水泡,還是應該挑破的,因為水泡大了,生活中肯定會被壓到、弄破的,還不如先挑破,上點紫藥水之類即能消炎又能收斂傷口的藥,早做好預防工作,就不容易感染。
從治療的角度來說,拔出水泡反而是個好事,因為拔罐的部位多是在穴位或者經絡上,在水泡的吸收過程中,本身也是滲出的組織液對穴位或者經絡的加強刺激,所以治療效果還會更好。
古人甚至會人為的讓某個穴位皮膚破損化膿以增強刺激的,這比拔出水泡要厲害多了。
不同的水泡可是代表著不能的身體狀態喲!
下面就來學習一下哪些水泡對應著哪些身體問題:
1、紫黑色
——供血不足、有積寒。
2、紫色並伴有黑斑
——氣血不暢通 .
3、紫點並有深淺不一的塊狀
——風濕
4、鮮紅而豔、局部發熱
——陽症、熱症、實症、體質陰虛、火旺
5、紅而暗
——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
6、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
——虛寒、濕邪
7、皮膚微癢
——風邪、濕症
8、水泡、水腫、潮濕
——寒症、濕氣盛
9、罐中有水珠者
—— 寒濕重
10、紫紅、暗紅
——陰症、寒症、血鬱
11、潮紅、淡紅
——虛症
12、局部很快恢復原樣
——說明快痊癒或該部位正常,沒有濕、寒、淤、堵、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