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外感時邪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人在中醫那裡看病的時候,都聽說過外感時邪的說法,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聽的時候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聽得雲裡霧裡。其實外感時邪是一種中醫上的傳統說法,大家都知道中醫文化淵源流長,出現一些生僻的說法也不足為奇,下面為大家解答外感時邪的具體意思吧。

1、引起外感病的原因是外邪,中醫將外邪分為風、寒、暑、濕、燥、熱(火)六種,稱為“六淫”。

自然界有風、寒、暑、濕、燥、火(熱)這些正常的氣候現象,古時稱作“六氣”。六淫,是對六氣的異常變化的一種稱謂。古人認為異常的氣候變化可以使人產生疾病(現代科學也證明,在不同的氣候環境下,細菌與病毒的繁殖力與致病力是不一樣的)。中醫借用“風、寒、暑、濕、燥、熱(火)”之名及其特性,來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擾人體所致的疾病原因。

2、因風為春季的主氣,自然界的風有突發、上升、散開、來去無定、令物動搖等特性。中醫將具有這些特點的病症的原因歸結為風。風致病有以下四個特點:

· 浮越:風有上浮外越的特性,故為陽邪,致病表現為病位在表在上、易於散泄的特點。所以通常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咽癢、咳嗽、惡風、發熱、汗出等,屬於感受了風邪。病初起可以用“姜棗湯”(生薑雞蛋大1塊,紅棗5枚,水煎,溫服)治療;也可以用紫蘇葉10克,或荊芥10克,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溫服。方中的生薑、紫蘇葉、荊芥都有散風作用,這些方劑對感冒早期表現為惡風、鼻塞、咽癢、微咳等症狀者有很好的療效。

3、善行數變:善行,是說風邪導致的病症,表現為病位行無定處的特點,如表現為肌肉、關節的遊走性疼痛,痛無定處的風濕性關節炎等。數變,謂風邪致病的表現變化多,如蕁麻疹的皮膚瘙癢,疹塊時隱時現,此起彼伏。中醫常用白花蛇、烏蛇等蛇肉來治療這些關節與皮膚疾病,因蛇肉有很好的祛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