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小寶寶睡覺一驚一驚的

睡眠對於寶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充足的睡眠是寶寶成長發育所必須的,平時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寶寶的睡眠品質,注意提高寶寶的睡眠條件等等,都能有效防止寶寶因睡眠不足情緒不穩,也能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如果出現小寶寶睡覺一驚一乍的就要注意了,接下來講解辦法。

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現象叫做“驚嚇反射”。

什麼是驚嚇反射?

驚嚇反射是嬰兒早期非常重要的與生俱來的原始反射,幫助嬰兒防禦外來突襲。驚嚇反射在睡眠過程中的典型表現——驚醒,可以避免睡眠過程中受襲危及生命。

驚嚇反射在不同嬰兒的身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影響的高峰期會在嬰兒出生的頭1個月,然後在2個月後逐漸消退。

如果到嬰兒4個月時,該原始反射還沒有很好地消退,將對嬰兒此後的睡眠、運動、情緒、適應力等產生深遠影響。這種情況最好去諮詢醫生。

對嬰兒有哪些影響?

嬰兒受到突然的光線、聲音或晃動刺激,除四肢會表現出突然緊張顫抖外,還易突然哭泣。

如果是在睡眠中,嬰兒較易驚醒,若哄睡及睡覺的方式不當,則會進一步影響母嬰睡眠品質。

一般嬰兒4個月前的睡眠障礙,最可能的原因是驚嚇反射

01

驚嚇反射會導致寶寶情緒波動

那些受驚嚇反射影響較大的嬰兒,可能表現為經常哭泣,若情緒波動較大,可能令看護人倍覺辛苦。

02

驚嚇反射會導致寶寶哭泣

當我們給寶寶換尿布的時候都有可能無意中激發他們的驚嚇反射而導致寶寶哭泣,會以為寶寶不喜歡躺下、俯趴、翻身或換尿布等,這樣可能導致寶寶失去很多運動機會。

這不僅影響寶寶的運動發展,還會阻礙驚嚇反射的抑制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