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受涼會引起哪些症狀
腳部的保暖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夏季,有些人認為夏季天氣炎熱,不用穿鞋子,經常光著腳丫子,其實這是很容易導致腳部受涼的,腳是連接著人的心臟的,如果腳部受涼不僅會導致小腿酸痛,而且還會引起腹瀉、腹痛等症狀,那腳受涼會引起哪些症狀呢?
冬天腳著涼了怎麼辦
1、每天泡腳
每晚臨睡前,用一盆熱水泡洗雙腳,開始時水不宜過多,以浸過足趾即可,水溫宜在40℃-50℃,浸泡幾分鐘後,再加水至踝關節以上,水溫保持在60℃-70℃之間,兩腳互相搓動,以促進水的流動。也可用中藥桂枝、乾薑、紅花、川椒各9克,每晚睡前以水1500毫升,煎沸10分鐘後,去渣倒入盆內,加水至溫度適宜,邊燙泡邊搓擦,水溫下降時再加水,泡15-20分鐘,不僅能使雙腳溫暖,還能促進睡眠。
腳著涼了怎麼辦
2、穴道按摩
湧泉穴位於腳底,是將腳趾彎曲,腳底出現的凹處。用手指去摩擦腳底的湧泉穴可有助於驅寒。
3、運動
運動使驅除寒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可通過慢跑、快步走、打太極等方式,讓全身的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迴圈。不過,也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會導致大量的出汗,易引起相反的效果。
4、食療法
中醫認為,天氣一冷,全身就開始發冷,手腳也會變得冰冷的情況,往往是“陽虛”所致,可通過藥補食材來改善體質。而最補氣養血的有鹿茸、肉桂、菟絲子、當歸、枸杞等常使用的藥材。
5、選擇舒適鞋襪
要選擇合腳的鞋,一般尺碼要稍大一些(約大0.5-1.0釐米),這樣不僅穿著舒適,而且還能“養腳”。
腳冷的普遍原因
1、腳部發冷應警惕雷諾氏病
雷諾氏病,又稱為蜘端動脈痙攣症,是由血管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肢體末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當人患這種疾病的時候,通常也表現為腳趾與手指等四肢肢端發冷,並伴有疼痛、四肢皮膚發紫、潮紅或者陣發性發白等症狀,這種病症通常是由於寒冷或情緒激動所致。
2、神經衰弱也可導致腳部發冷
如果精神過度緊張或工作壓力過大,有時也會引起腳部發冷的情況。因為使精神持續處於一種亢奮或極端緊張以及過度憂鬱的狀態,往往會造成神經衰弱,從而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使腳部及下肢出現持續性寒冷的感覺,因此無論工作或是學習壓力有多重,也應做到張弛有度,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腳著涼了怎麼辦
3、手腳發涼可能為“手足寒症”
一般情況下,人手腳發涼,還可能是患上了“手足寒症”。出現手腳發涼症狀的人群中,女性占絕大多數。這是因為月經和生育所引起的激素變化會對自主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影響,而這種自主神經系統的敏感會導致皮下血管收縮和血液流量減少,從而引發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