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蚊胺對人體有害嗎?
避蚊胺是一種很常見的殺蟲劑,大家都知道夏季室外蚊蟲是非常多的,如果不小心被蚊蟲叮咬後,身體是會出現一些紅色的疙瘩,很多人通過買一些可以殺蟲的東西來避免蚊蟲叮咬,最常用的殺蟲劑就是避蚊胺,很多人擔心避蚊胺對身體是有害處的,那避蚊胺對人體有害嗎?
避蚊胺簡稱DEET,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殺蟲劑。將其噴灑在皮膚或衣服上,避免蟲蚊叮咬。並且包含人類的汗液和氣息,通過阻斷昆蟲嗅覺受體的1辛烯- 3 -醇起效。比較流行的理論是避蚊胺有效地使昆蟲失去對人類或動物發出特殊氣味的感官。正如人們初期所猜想,避蚊胺並沒有影響到昆蟲對二氧化碳的嗅覺能力。 常溫下, 避蚊胺是淡黃色液體。 它能由二乙基的和甲基苯甲酸製成。它還能由醯基氯和乙胺製成。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排除掉蚊蟲通過特殊嗅覺來尋找目標的能力,並非是完全排除蚊蟲。
主要影響
對健康的影響
預防措施:生產廠商忠告使用者,含避蚊胺的產品不要使其直接與破損的皮膚接觸或在衣物裡使用;當不需要時,其製劑可以用水洗掉。避蚊胺作為一種刺激劑,所以對皮膚產生刺激是不可避免的。
在避蚊胺獲得再登記合格決定的同時,美國環境保護局公佈了14到46個可能與避蚊胺有潛在聯繫的癲癇發病案例,其中有四人死亡。環保局的陳述中提到:“的確,一些案例可能與避蚊胺有毒相關”,但調查表明30%的美國人在使用避蚊胺,所以,癲癇的發病率僅僅是一億分之一。
康乃爾大學的殺蟲劑情報計畫聯合拓展辦公室報告指出:“大沼澤國家公園中大量使用避蚊胺的員工失眠,心神不寧,認知功能衰弱等現象比少量接觸避蚊胺的人要更加嚴重。美國兒科協會研究發現10%與30%的兒童直接使用的產品的安全性沒有差別,但是,建議兩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要使用。
英國《BMC生物學》雜誌日前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驅蚊劑“避蚊胺”(DEET)對中樞神經系統中一種關鍵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員認為有必要重新深入研究這種驅蚊劑的安全性。由法國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研究發現,“避蚊胺”能抑制乙醯膽鹼酯酶的活性,而這種酶在昆蟲和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都非常關鍵。研究人員說,
“避蚊胺”常與其他殺蟲劑混用,但它在與氨基甲酸鹽類殺蟲劑混用時毒性會增強。研究人員認為,出於對公眾健康安全的考慮,應該重新對“避蚊胺”的安全性進行深入研究。
對環境的影響
儘管有關於避蚊胺對環境污染的研究評估報告很少,但是避蚊胺確實是一種非烈性化學殺蟲藥,其可能不適合在水源地以及周圍使用。雖然避蚊胺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生物蓄積物,但是它被發現對冷水魚有輕微的毒性,如虹鱒魚、羅非魚,此外,實驗表明它對一些淡水浮游物種也有毒性。由於避蚊胺產品的生產、使用,在一些水體中也能檢測到高濃度的避蚊胺,例如,1991年在密西西比河與其支流監測到每升水中含有5至201納克的避蚊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