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中毒怎麼辦
雨季來臨,又到了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時節了。而菌類一般味道鮮美,做法多種多樣,其含有大量的微量性元素,而且野生菌的植物性蛋白質極易被吸收,所以十分適合寶寶和老人一類消化力脆弱的人群,也受到廣大人群的喜愛。但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可以吃的,如果不能正確識別野生菌就很可能出現食物中毒的問題。
一、中毒野生菌
1.秋盔孢傘
別名秋生盔孢傘、秋生鱗耳,子實體小,夏秋季在針葉樹腐木上成群或成叢生長,也經常出現在鋸木廠的木屑堆上。此菌極毒。中毒表現與毒鵝膏菌相似,屬肝臟損害型,死亡率也極高。
2.白毒鵝膏菌
又稱白毒傘,學名為淡紅鵝膏菌(Amanita
pallidorosea),劇毒,中毒類型為肝腎損害型,是致死率極高的毒蕈,一般食用後6~24小時出現不適,如頭昏、乏力、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可能出現1-2天“假愈期”,隨後病情進行性加重,出現昏迷、黃疸、無尿等症狀,嚴重者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3.黃蓋鵝膏白色變種
也是鵝膏類劇毒菌,此菌極毒,菌體幼小的毒性更大。該菌含有毒肽和毒傘肽兩大類毒素。中毒症狀與白毒傘相似,潛伏期長達24小時左右,中毒死亡率極高,甚至100%。
二、發生野生菌中毒時怎麼辦
進食野生菌後在數分鐘到三天(72小時)內,如果感到頭昏、噁心、嘔吐、腹瀉,或有其他不適,要高度懷疑野生菌中毒,應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立即撥打當地急救電話,及時前往醫院治療。並告訴接診醫生自己進食野生菌的種類、時間、地點和同餐者。
2、在等待救治時,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幫助中毒者催吐、導瀉:如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然後用筷子、手指、湯勺等硬質東西刺激其咽部,幫助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腹瀉較輕微的可少量服用瀉劑,加快毒素排除。催吐後,最好讓患者飲用少量鹽糖水,補充丟失的體液,防止脫水導致休克。
3、保留野生菌樣品供專業人員救治參考。
4、如果所就診醫院不具備救治野生菌的醫療條件,醫院要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儘快將病人轉到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