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太極站樁的好處與害處分別是什麼?

凡是學過太極的人,學習過程中肯定會接觸太極樁功,人們喜歡稱之為太極站樁,這是鍛煉人的內功的重要方法,據介紹,站樁是太極裡面的基礎,如果想要成為專業的太極人士,站樁這個基礎必須要打好,那麼經常做太極站樁會有哪些好處和壞處呢?

太極站樁的好處與害處:

太極站樁的好處與害處

站樁日久,功夫加深,身體的形態自然就要發生變化,逐步將原來在站樁時才會擺出來的肩膀和肩胛的姿勢變成日常生活中的常態(形成新的習慣)。比如鎖骨不再象以前那樣聳起了,後背的肩胛骨之間的距離展開了。這些都是能看出來的,記得原來聽練舞蹈的說過一句話“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導演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武術也是如此,練功夫和不練功夫的人,一看就能看出來。

太極站樁的三大注意事項

學習太極拳首先要保證身法正確,才能領會到太極拳的意,練習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穩定性。

1、站姿端正

站樁時,先要把心靜下來,然後兩腳分開。大多數人或膝、或胯、或第五椎有問題,兩腳一分,就會自然顯露出來,或是左腳正、右腳斜,或是右腳正、左腳斜。這一點必須校正,否則身體就不可能正。兩腳外側與肩寬,腳尖或正朝前,或稍向外斜,但是左右腳必須對稱。

調節兩腳時,胯也要做相應調整,這樣身體才能正過來。從側面看,耳朵、肩膀、髖骨、腳腕成一條直線。根本的內在原則,是要使各個關節準確定位,使身體重心上下形成一條垂直線,不前不後,不左不右。

太極拳的身法是立身中正,想要身正,首先要保持頭部正,這樣才能避免東倒西歪的現象。

提示

頭要自然領起,耳聽身後。耳聽身後是為了保持心理平衡。人如果向前看,向前聽,氣會上升;如果向前看,向後聽,氣會自然下降。從技擊上講,也要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2、適當放鬆

大家都知道松肩、沉肘、含胸、塌腰的要求是為了放鬆。可是松到多少為度是練拳中一個很難把握的問題。放鬆是服務於一個目的,並不是越放鬆越好。這個目的,就是貫通丹田。

練太極拳不是越松越好,松到節節貫穿,一氣貫通時正好合適。如果再松,影響了丹田的核心地位,就產生了誤差。所以松肩、沉肘、含胸、塌腰以形成丹田核心為度,全身各部位松的恰到好處,丹田的核心地位就會自然形成。如果松的不夠,或者松的太過,都會影響丹田核心的形成,從而形成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