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大便粗是什麼原因
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大便不正常,比如有的兒童大便體積比較粗,甚至達到了大人大便的體積,這種狀況讓很多父母難以理解,並且開始擔心孩子的腸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比如消化功能,或者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那麼造成這種狀況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對於剛出生幾個月的嬰兒來說,如果嬰兒吃的是配方奶,那麼大便通常呈淡黃色或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如硬膏樣,常帶有難聞的糞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較多,大便可能變軟,並略帶腐敗樣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較多。有時大便裡還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軌跡,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數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
有以下5大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便便體積:
1。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偏少。平時多吃蔬菜水果、粗雜糧,是腸道有益細菌最青睞的食物。
2。肉的攝取量過多。很多葷類食物中,膳食纖維是很少的,如果孩子喜好吃肉,無肉不歡,那就容易導致腸道中的有害菌佔優勢。
3。食品添加劑食物影響。現在孩子的零食琳琅滿目,人工防腐劑、人工色素、護色劑、增粘劑等食品添加劑使用程度過高,它們會給腸道菌群的成長和增殖 帶來不好影響,尤其是防腐劑,為了防止食品腐敗,防腐劑中含有抑制細菌增殖的成分,如果孩子喜好吃含有這些食物,那麼腸內的有益菌就會受到傷害。
4。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具有抑制病原體增殖的作用,但是同時也連有益菌一併殺死,當然也會對腸道菌群產生負面影響。
5。過度講究衛生。反而不利於孩子健康腸道菌群的建立。
據說地球上拉大便體積最大是墨西哥人的大便,然後我們也發現,這個國家的國民性格很開朗,是自殺率非常低的國家,所以拉大號的大便,不一定是壞事哦,而且可能是好事情!當然如果好幾天都便秘,一次性拉出很多,且存在臭、黑、硬症狀,就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