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後跟疼癢是什麼原因
如果腳後跟出現又癢又疼的症狀,是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的。不要以為腳後跟疼癢時只需用手揉揉撓撓就能好這麼簡單,因為腳後跟痛可能是與骨剌、腎虛有關,腳後跟癢有可能是腳癬引起的,因而需要患者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腳後跟疼癢很有可能是一種皮膚病的臨床表現,多半是由腳跟部皮炎引起的。
1.腳後跟痛是與骨剌或腎虛、中醫痹證有關,癢有可能是腳癬,腳氣有關的,需要檢查確診。也可以局部外塗黃皮膚中藥乳膏等進行治療。
2.根據你的描述,考慮不是關節炎,有可能是皮膚疾病,考慮為腳跟部皮炎的情況發生,建議去皮膚科就診。
二、什麼是足癬
足癬,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發生,數周或數月後才感染到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
1.趾間有糜爛、滲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強的藥,最好先使創面收斂乾燥再用藥。可以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然後外用油劑或粉劑,待皮膚乾燥後改用鹽酸特比萘芬等霜劑或軟膏。
2.足部起小水皰,未破潰者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後選用聯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劑。
3.足癬合併細菌感染,原則上應先局部抗細菌感染
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黃連素溶液濕敷,嚴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頭孢氨苄膠囊、紅黴素等。
4.不要亂用藥
足癬用藥最關鍵的是應按照分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切勿自行盲目治療,常常使病情延誤和加重。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趾縫緊密的人可用乾淨紗布或棉球夾在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利於吸水通氣。
4.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興奮和激動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足癬。
6.足癬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