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可以刷牙嗎
我們都知道好的習慣是要從小培養從小養成的,特別是對於一歲半正在出牙的寶寶們來說,他們的口腔衛生習慣一定要給保護好,如果在這個時候寶媽們不注意他們的口腔,衛生寶寶的乳牙很可能就出現蛀牙的情況,而且換牙之後的牙齒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那麼一歲半的寶寶可以刷牙嗎?
1歲半寶寶將迎來一個“語言爆發期”,寶寶的詞彙量猛漲,但多半發音不准,而且無法連成句子。因此在這一時期,家長要把寶寶的詞在生活中練成簡單的句子,如當寶寶說“媽媽,抱”時,家長需要為寶寶連成句子“你是想說‘媽媽,我想要抱’嗎?”在生活中長期堅持,寶寶就會逐漸掌握短句子了。
另外,家長在生活中需要教寶寶正確的語言,避免“嬰語”,比如“飯飯”、“車車”等。這樣有利於寶寶學習正確的語言,避免寶寶養成錯誤的語言習慣。寶寶在此時發音不准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取笑或鼓勵、模仿寶寶,在生活中堅持正確的發音即可,寶寶就能慢慢在模仿中掌握了。
語言:語言爆發期,寶寶詞彙量猛漲,在這一時期,家長要把寶寶的詞在生活中連成句子。此外,要教寶寶正確的語言,避免“嬰語”。對於發音不准,不要取笑或鼓勵,在生活中堅持正常發音即可。
1歲半至2歲的寶寶需要逐漸認識認識大小、形狀(圓、方、三角)、顏色(紅、黃、藍、綠),可以通過繪本、遊戲、玩教具來學習。您可以為寶寶準備顏色鮮明,並且帶有上述形狀的木制積木,注意積木塊不要太小,防止寶寶發生吞咽意外。您可以把積木打亂,和寶寶玩“找形狀”(迅速找出某種形狀的積木)、“找顏色”(迅速找出某種形狀的積木)、“比大小”(類似於撲克牌,從一堆積木塊中找到比對方大的積木)等遊戲來幫助寶寶進行認知。
此外,在認知形狀、顏色時,建議家長結合生活先教一種,比如教紅色時,給寶寶看“蘋果是紅色的,草莓是紅色的,番茄是紅色的,花是紅色的,帽子是紅色的……”等寶寶掌握後再教下一種。
1歲半至2歲的寶寶自我意識越來越強,開始顯現出性格,並開始模仿父母。有些寶寶開始出現“秩序敏感期”的徵兆,開始任性、愛發脾氣。在這一時期,家長需要包容寶寶的情緒,比如在寶寶任性的時候,不要訓斥寶寶,適當冷處理即可,如果寶寶哭鬧,可以抱抱、摸摸寶寶。
但這並不代表家長要順從寶寶的要求,縱容寶寶的行為。事實上,家長應該在這一時期明確寶寶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對於不能做的事情和不合理的需求,家長需要堅定自己的態度,同時溫和地告訴寶寶“你可以怎麼做”、或者“你什麼時候就可以做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