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寶寶躺著老蹬腿
許多父母不懂寶寶躺著喜歡蹬腿是什麼原因,甚至認為這是寶寶嘗試著“走路”,從而做出“揠苗助長”的事情,其實不然,寶寶的這種行為有的只是一種正常的傾向,但是如果經常出現也可能是身體的健康出現某種問題,嚴重時可能是腦癱的症狀,所以父母需要格外注意。
一、三個月寶寶躺著老蹬腿
有不少家長發現在寶寶兩個月時豎著抱寶寶的時候,寶寶會蹬腿,甚至邁步。爸爸媽媽看著寶寶有想站、想走的趨勢,滿心的歡喜,感受到初為人父母的喜悅,但是這並不是寶寶真的想站或者走的徵兆。
豎著抱不足三個月的寶寶時,寶寶的小腳丫碰到父母的腿或者地面,會出現交替蹬腿、踏步的情況。這樣的情況稱之為“行下步反射”,又名踏步反射,是嬰兒期存在的一種原始反射,在寶寶出生6—10周的時候這種反射會逐漸消失,如果寶寶是早產兒這種反射會消失得更加慢一些。
二、(前兩天有位家長對於寶寶學站的時機這件事有不大一樣的看法,覺得還是要解釋一下“行下步反射”這個原始反射)
是什麼情況下會出現“行下步反射”?
當嬰兒被豎著抱起,把他的腳放在平面上時,例如爸爸媽媽的腿上、床面上,寶寶會因為髖與膝關節彎曲和受刺激的腳踩住地面,做出蹬腿、邁步的動作。
所以,當寶寶在三個月以前,豎著抱起時,腳丫一直蹬,表現出要站、走的樣子,寶爸寶媽不要誤會寶寶是想站或者到了學習站立的時機,這只是存在寶寶身上的一種原始反射而已。
這個時候寶寶的骨骼也還沒有發育到可以站的地步,關節和骨骼柔軟、腿部肌肉力量也薄弱,讓寶寶站久了,儘管有人扶著身體,寶寶的腿部也還是會承受一部分來自頭部和軀幹的重力,會導致腿部骨骼彎曲,時間長了或者次數多了都極有可能會導致O型腿。
也有不少家長都說自家的孩子兩三個月就蹬腿想站,是寶寶想站,不讓孩子孩子哭鬧。為人父母的喜悅小編也理解,但寶寶的腿腳愛踏步,不一定是寶寶想學站或者喜歡站。寶寶在豎著抱喜歡蹬腿、踏步這種感覺這樣的愉悅感和觸覺的發展有很大關係。寶寶從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手指,逐漸也能感受到自己的腳趾。寶寶在感受到自己的手指、腳趾的過程中,需要不停的觸覺刺激,而這種刺激感能夠給寶寶帶來愉悅感。寶寶在蹬腳、蹦躂其實就是在腳部與較硬的平面接觸時感受自己肢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寶寶會興奮、喜悅。在觸覺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寶寶喜歡吸吮手指和腳趾、喜歡在嬰兒游泳池游泳、喜歡爸爸媽媽撫觸身體。寶寶喜歡蹬腿,爸爸媽媽可以找一些別的方法來替代:像寶寶平躺時,托住腳丫做“騎自行車”式按摩腳丫和活動關節;天氣暖和的時候帶寶寶“游泳”。
因為這樣的原始反射和觸覺發展時期交織在一起就顯示寶寶一副很想“學站”的樣子。
雖然很多家長也說,現在很多孩子營養好,以前“七坐八爬九扶站”的說法對現在的孩子不適用。在此想說,營養再好的孩子也會遵循人體生長發展規律,發育再好也頂多是比同齡嬰兒的大運動能力領先一到兩個月,特別是周歲以前,周歲以後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才逐漸拉開。希望各位寶爸寶媽不要被初為人父人母的喜悅衝昏頭腦,作出“揠苗助長”的事情來,這對寶寶無利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