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兒童顱內感染症狀

顱內感染時一種在兒童中比較常見的腦部病變,出現這種病變,會引發各類腦部疾病,比如說腦炎、腦膜炎等。顱內感染的病原體,既可能是細菌和病毒,也可能是寄生蟲、黴菌等。由於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感染,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以免病情惡化。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兒童顱內感染的具體知識。

一、症狀

顱內感染主要有腦膜炎、腦炎、腦膿腫等。病原體可能是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黴菌、立克次體等。在國內部分研究中,顱內感染已列為四大醫院感染之一(肺部、泌尿系統、深部外傷切口、顱內)。病原主要來自于自身菌叢,也可來自外環境,包括周圍病人或醫務人員。神經外科領域的顱內感染多由外傷和手術後引起;血源性膿腫、寄生蟲病、肉芽腫、結核也很常見。

二、診斷

1、問診受傷時間、致傷物種類、傷口有無腦脊液或腦組織流出、經過何種處理。

2、頭部創口檢查檢查創口大小、形狀、有無活動性出血、有無碎骨片、腦組織或腦脊液流出。

3、意識障礙局限性開放傷未傷及腦重要結構或無顱內高壓患者,通常無意識障礙;而廣泛性腦損傷,腦幹或下丘腦傷,合併顱內血腫或腦水腫引起顱內高壓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

4、局灶性症狀腦損傷部位不同,可出現偏癱、失語、癲癇、同向偏盲、感覺障礙等。

5、顱內高壓症狀創口小、創道內血腫或(和)合併顱內血腫以及廣泛性腦挫裂傷而引起嚴重顱內壓升高者,可出現頭痛、嘔吐、進行性意識障礙,甚至發生腦疝。

6、顱骨平片瞭解顱骨骨折的部位、類型、移位元情況、顱內金屬異物或嵌入物的位置等。

7、頭顱CT掃描對診斷顱內血腫、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中線移位、腦室大小形態、顱內異物以及顱骨骨折亦可顯示,但不如X線平片顯示完整。

8、腰穿對於瞭解有無顱內感染和顱內壓情況有説明。

9、腦電圖對於診斷外傷性癲癇向有幫助。

三、治療

顱內感染性疾病,以往常規治療是應用大劑量抗生素胃腸外給藥,但由於以下因素,常使治療效果不太理想:

(1)血腦屏障存在,使腦脊液中不能達到有效抗菌濃度;

(2)顱內感染的致病菌對大多數抗生素耐藥;

(3)感染的腦脊液中殺菌活性缺乏,需要殺菌而非抑菌藥物;

(4)高額的治療費用,常使部分病人中止治療。鞘內注射由於操作簡單、療效肯定,逐漸在臨床普及。

可以用於鞘內注射的藥物和劑量(僅供參考,有待補充)

地塞米松、國產二性黴素B、氟康唑、異煙肼、拉氧頭抱、頭抱他呢、萬古黴素、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及環胞苷等化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