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嬰兒爛麵條的做法

嬰兒是個弱小的群體,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人們的悉心照料,尤其是在飲食上,不僅要營養俱全,還要講究口感,口感必須要以柔軟為主,這樣才能保證嬰兒的正常食用。麵條因為,營養豐富,所以很多家長會選擇用麵條來給嬰兒做主食,那麼口感柔軟的嬰兒爛麵條怎麼做呢?以下是嬰兒拉麵條的做法,一起來學習吧:

麵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既可做主食又可做速食的健康保健食品。麵條易於消化吸收。麵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熱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麵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夠產生比較強的飽腹感。

嬰兒輔食任何調味料都不要加,尤其忌鹽跟糖,利用原材料的味兒組合成寶寶愛吃的。綠葉青菜味兒較重會覆蓋肉的香味,我兒子不愛吃,換了大白菜,味道不錯。剛好快七個月長了兩顆牙,吃吃肉末,第一次料弄簡單讓他的腸胃適應下,往後可以加入蛋黃更營養。

食材

嬰兒麵條適量

肉末適量

大白菜適量

製作時間:

用餐人數:

步驟

1

預備好食材,瘦肉剁碎成末。

2

麵條掰碎,用熱水泡泡備用,煮的會更軟爛

3

大白菜選些嫩梗跟葉剁碎

4

肉末入碗加涼開水攪拌均勻,鍋中放水,入鍋蒸至發白

5

加入泡好掰碎的麵條,攪拌均勻,煮五分鐘

6

放入剁碎的大白菜,攪拌均勻,全部蒸熟

7

出鍋,放溫再喂給寶寶吃~

一般來講,口感筋道的麵條所含的蛋白質更多,能夠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麵條可以涼吃也可以熱吃,但提醒大家,太熱的麵條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所以吃碗溫熱的麵條最有利於營養吸收。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人們在吃完面、水餃或元宵後,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的觀點來看,這樣做是有道理的。煮澱粉類的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在湯中,當加熱到100度時,澱粉的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夠幫助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