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小二麻痹症有那些症狀

小兒麻痹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病症,多發生于嬰幼兒身上,同時也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多是由於病毒感染進入血循環、遺傳、病毒傳播等引起的,常見的症狀有肢體變形、行動會受限、小腿會內彎,走路不能落地,發生畸形等,這對於很多父母而言,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但是如果這種病症出現一周後,不繼續發展的話就能自行恢復健康,所以父母們要特別注意。

小兒麻痹症主要有以下幾種症狀:

1、肢體肌肉萎縮無力、肢體變形、上下肢活動困難、關節不穩定、雙側肢體不等長等。

2、髖關節攣縮屈曲或者鬆弛不穩,甚至形成髖關節脫位。膝關節屈曲畸形、小腿向內彎或者向外彎等均為小兒麻痹後遺症的症狀。

3、小兒麻痹後遺症症狀還表現在腳,腳也可以發生各種畸形,例如走路時腳跟不能落地或腳尖不落地,也可能是足內翻用腳背外側走路等。

4、另外,身體其他處也可發生畸形,如上肢的畸形、脊柱的彎曲畸形、骨盆的傾斜畸形等等。

5、沒有接種小兒麻痹症疫苗或接種的不成功,如疫苗過期、熱水服用或沒有按規定服完小兒麻痹症糖丸疫苗。這也是小兒麻痹症的診斷依據。

小兒麻痹症的類型

小兒麻痹症有四種類型:

1、無症狀型

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感染後無症狀出現,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產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樞神經系統,但從咽部和糞便中可分離出病毒,體內可查到特異性中和抗體。

2、輕型

約占4~8%,病毒侵襲全身非神經組織。臨床症狀缺乏特異性,可出現上呼吸道炎症狀,如不同程度發熱,咽部不適,咽充血及咽後壁淋巴組織增生,扁桃體腫大等;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腹部不適等;流感樣症狀,關節、肌肉酸痛等。症狀持續1~3日,自行恢復。

3、無癱瘓型

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入中樞神經系統,且迴圈神經纖維散佈全身,可在發病之初出現此期症狀,但多數患者可在前驅期後有1~6日無症狀或症狀減輕,而後進入此期。

4、癱瘓型

約占感染者的1~2%,其特徵為在無癱瘓型臨床表現基礎上,再加上累及脊髓前角灰質,腦及腦神經的病變,導致肌肉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