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背上容易出汗的原因

出汗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一般天氣炎熱的情況下,汗流浹背也是非常普遍的,吃頓飯、做點事常常都滿頭大汗,一般來說,出汗是全身性的,那麼背上又為什麼會出汗呢?背上容易出汗的原因是什麼呢?是身體的原因嗎,還是其餘的什麼原因呢?以下我們來瞭解下背部容易出汗的原因。

伏天來臨,雖然酷暑使我們大汗淋漓,但出汗是人體體溫的調節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可以通過汗液的蒸發幫助機體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準。但是,汗出得異常也不是件好事。從中醫角度來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於心血,如果汗出得異常就是某些疾病在體表的表現。

1.多汗:有的人特別愛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腳也總是濕乎乎的,這樣可能就是一種病態,叫“多汗症”。多汗症發病率很高。據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稱,此病可能和基因有關。出汗是由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的,人體的汗腺多達500萬個,其中2/3的汗腺分佈在手掌,所以緊張的時候手心容易出汗。專家認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剩。

2.自汗:平時容易出汗,活動後更厲害,常伴有精神疲憊、肢體乏力、氣短怕風等症狀,這多半因為胃氣虛弱、體表不固所致。

3.盜汗:入睡後汗出,醒來就汗止,常伴有五心煩熱、兩顴潮紅、失眠、口乾咽燥等症狀,大多是由於陰虛內熱、陰津外泄而為汗。

4.黏汗:汗出黏膩,發稠發熱,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燒,服用解熱退燒藥後的一種病汗。此種汗表明身有濕熱不清。

5.黃汗:汗色變黃,似黃表紙色,多因大汗後冷水沖浴,寒濕之邪入內或因寒濕鬱遏,導致汗液疏泄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

6.血汗:汗液淡紅,如洗肉水樣。中醫認為,凡氣血、陰陽偏盛或偏衰,肝火旺盛和陽衰不能固表者每致汗液變紅。現代醫學認為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有一定關係。

7.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緩緩淌下,汗珠晶瑩可見。病變見於肺氣宣蕭失常,多見於肺虛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