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痔瘡犯了怎麼辦
痔瘡對人們來說是令人非常煩惱的一種疾病,因為痔瘡的位置很尷尬,很多人對於痔瘡都覺得很羞愧,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這三種痔瘡都很難徹底根治,由於人們每天都要上廁所,在大便的時候痔瘡會特別疼,所以長了痔瘡的人大便完之後應該立即清洗,下面就來瞭解一下懷孕初期痔瘡犯了怎麼辦?
孕期:隨著胎兒的增大,孕婦的腹壓也會增大,壓迫直腸,產生肛靜脈回流受阻,很容易形成痔瘡或加重原有痔瘡。加上孕婦活動量小,胃腸蠕動慢,大便容易秘結,而成團的糞塊壓迫腸壁靜脈,使靜脈回流更為不暢,而且排便時需要用力而致使腹壓增高,導致痔靜脈擴張,亦可促使痔核的形成。由於以上原因,孕婦不但易得痔瘡類肛門疾患,而且原患的輕度病變也會加重而造成急性發作。
分娩:孕婦在分娩時因腹壓驟增、用力容易造成痔瘡脫出,要及時將痔核送回,以防止形成血栓性痔瘡,導致痔瘡加劇。
產後:一些婦女在生育後都喜歡進食益補的食物,但這類食物性幹熱,容易出現大便幹結,排便困難,導致痔瘡加重。
痔瘡經常反復出血,日積月累,可導致貧血,出現頭昏、氣短、疲乏無力、精神不佳等症狀,這不但影響孕婦自身的健康,也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易造成發育遲緩,低體重,甚至引起早產等。內痔或混合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可脫出肛門外,由於痔塊不斷變大和脫出,以至孕婦在行走、咳嗽等腹壓稍增時,痔塊即能脫出,無法參加活動,使妊娠後期的婦女增大了精神和體力的負擔。
此外由於腹腔壓力逐漸增加,尤其在妊娠晚期,不少孕婦出現雙下肢浮腫,肛門上下靜脈擴張、瘀血加重,最後在自然分娩過程中用力屏氣,使腹壓急劇上升,導致痔瘡水腫、外翻、脫出或嵌頓,給產婦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影響到整個產褥期和產假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