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放療皮膚損傷處理方法

人在得了癌症後,一般都會採取放化療這種治療手段。而放療不僅會殺死人體內的癌細胞,也會給周圍皮膚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傷。輕度放療皮膚損傷往往表現為照射部位皮膚發紅,中重度損傷則會出現皮膚潰瘍及疼痛等症狀。腫瘤患者平時需保持皮膚處的乾燥及清潔,不要抓撓,以免出現外傷。

一、放療皮膚損傷護理方法

1.不可隨便塗抹藥膏類、化妝品,以免增加皮膚的反應;

2.輕微的癢感,不可用指甲抓,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及引起破損,此時可用醫用射線防護劑進行塗抹;

3.若放療部位包含腋下、腹股溝和肛周皮膚等多汗部位,應使用醫用射線防護劑進行預防,收斂治療;

4.若已經發生濕性皮炎或放射性皮膚潰瘍,則須用醫用射線防護劑進行塗抹治療,促進照射野皮膚的癒合。

5.幹性皮炎:可不處理或用1%冰片滑石粉塗抹。

6.濕性皮炎:局部清潔暴露、避免感染,局部使用維生素B12噴劑,塗抹2%硼酸軟膏等,一般10-14天即可癒合。

7.放射性潰瘍:感染者做細菌培養,選擇敏感抗生素濕敷;反復換藥,清除壞死組織,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和癒合;藥物治療無效者可切除皮損,行皮片或皮瓣移植等。

8.不要把燙的或冷的東西,如熱毛巾或冰袋放在接受放療的皮膚上,除非是醫生建議這樣做的。

9.在正接受治療和治療結束幾周內,不要在接受放療的部位上擦藥粉、護膚霜、香水、除臭劑、藥膏、洗液和家用藥物,除非經過醫生許可。(許多皮膚產品會在皮膚上留下一層,這樣可能妨礙放療或康復)。

二、皮膚急性放射損傷症狀

1.Ⅰ度(幹性皮炎)

皮膚充血、潮紅,伴燒灼和刺癢感,隨後逐漸出現色素沉著、有糠皮樣脫屑,汗毛脫落留下擴張的毛孔。

2.Ⅱ-Ⅲ度(濕性皮炎)

皮膚由高度充血發展為水腫,甚至形成水皰進而破潰,有滲出液。

3.Ⅳ度(放射性潰瘍)

當放射劑量超出皮膚耐受劑量時,損傷累及真皮形成放射性潰瘍,表面可有灰色壞死組織覆蓋,伴劇痛。

三、放療皮損後患者注意事項

1、保持皮膚乾燥、清潔,禁忌搔抓,避免外傷。

2、避免理化刺激,放療中禁用刺激性的藥膏。

3、日常選擇質地柔軟、寬鬆、透氣性好的衣服,減少對皮膚的摩擦。

4、避免烈日暴曬和嚴寒冰凍。天氣炎熱時,外出可戴帽子避免暴曬;寒冷時,戴圍巾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