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不吃飯怎麼辦?寶寶吃飯不能犯九大錯誤!

文章導讀

當寶寶不好好吃飯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們會著急,所以作為寶寶媽媽的小編今天就一起和大家分享學習寶寶吃飯不能犯的九大錯誤!一切為了孩子請認真學習下文!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偏食

“我每天不得不追在寶寶屁股後面喂他吃飯!”、“寶寶吃得很少很慢,喜歡含在嘴裡,飯菜全部冷了他還沒吃完!”面對許多父母的困惑,中美兩國醫學專家表示:家長本身的一些不恰當行為,如餵養過度關注、強迫進食、飯桌上的逼哄騙等,都可能加劇兒童挑食、偏食現象。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的話,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更加挑食。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蹲食

在關中,吃飯的時候,村頭樹下,房前屋後,大人小孩都喜歡蹲著吃飯,這被稱為八大怪之一。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這不僅會影響胃腸對食物的消化,而且,還容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病從口入”。蹲著吃飯,腹部受到擠壓,除胃腸不能正常蠕動外,還會使胃腸中氣體不能上下暢通,造成上腹部脹滿,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暴食

寶寶可因暴飲暴食和氣候濕熱等原因引起的腸胃疾病。

表現:

嘔吐、腹脹、胸悶、厭食。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鹹食

百味鹽為主,食鹽可謂調味品中的老大。在現代膳食中,兒童鈉鹽攝入量逐漸增加,其中既有家庭一日三餐的鹽超量,也有零食中含鈉鹽增多。最近,兒童保健專家指出,無論是健康兒童,還是病兒,不宜攝入過多的鹽,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

太鹹引發呼吸道感染,據調查統計,兒童患上高血壓的越來越多,而這些兒童在嬰兒時期絕大多數經常吃過鹹的食物。過咸食物導致血壓增高,引起水腫。另外,小兒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快食

目前在少年兒童中普遍存在著吃飯過快的現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

調查顯示,20.3%的少年兒童在5分鐘之內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兒童在15分鐘以內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戰速決,18.3%的少年兒童在10分鐘之內吃完午餐,72.5%的少年兒童吃午餐所用時間不超過20分鐘。只有晚餐可稍微從容一些,但也有近一半的少年兒童在20分鐘內吃完晚餐。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甜食

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糖有白糖、紅糖、冰糖、水果糖等,這些都是從甘蔗或甜菜中提煉出來的,統稱為蔗糖。小孩子雖然喜歡食用甜食,但糖不宜多吃。

過多吃糖能使寶寶發生營養不良。糖是一種純熱能食物,它幾乎不含其他任何營養成份。據測定,每1克糖在體內可產生4千卡熱量,所以往往吃糖使人減少食量。結果身體裡所需要的熱量雖然不少,但所需要的其它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就不夠了,時間長就會造成營養失調。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看食

第一,容易影響食欲

食欲除了生理因素可以引起食欲外,外部因素也可以通過條件反射來增強食欲。如果邊吃飯邊看電視,人們往往以電視為主,忽視了食物的味道,使本來已經出現的食欲因受到電視的抑制而降低或消失,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營養不良現象。

其二,影響食物的消化與營養的吸收

人在吃飯時,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幫助胃腸消化食物。吃飯時看電視,大腦也需要大量的血液。這樣,相互爭著血液的供應。結果,兩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就會吃不好飯,也看不好電視。時間長了,還會發生頭暈、眼花。

所以,在家中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最好是飯後20-30分鐘再看電視。如果一定要看電視時,在選擇電視節目時,少看或不看緊張刺激情緒的節目。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走食

乘車走路吃東西很不衛生,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車上、路上,人來人往,塵土飛揚,吃的東西很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孩子乘車吃東西,容易通過手,使車扶手上的細菌、病毒污染食物,吃入引起疾病。

另外,食物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利用,要經過兩種消化過程,即物理、化學消化。牙齒咀嚼、舌頭攪拌,胃腸蠕動等屬於物理消化;唾液中的澱粉酶、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胰液中的胰蛋白酶,以及膽汁等,對食物中的澱粉、蛋白質、脂肪進行消化,屬於化學消化。

而這兩種消化都是在大腦的統一指揮下完成的。但是乘車、走路時吃東西,大腦既要指揮消化系統,又要指揮運動系統,精力分散,因而往往咀嚼不細,消化不好。而且還會發生嗆食、咬舌,使食物誤入氣管,引起氣管異物,尤其是乘車吃帶核的東西,更易發生意外。

文章導讀

寶寶吃飯不能犯的錯誤-吃笑食

小孩吃食時嬉笑打鬧、老人吃飯時分神,或吃藥時因反射功能退化,都會造成器官吸入異物造成窒息。倘若發生這種情況,應及時用急救法快速排出異物,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否則幾分鐘之內就可奪人生命。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此時不要讓孩子的身體做大幅度的運動,家長一般是不能通過自救將異物取出的,應立即將孩子送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