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臺灣飯團的米飯怎麼蒸

每一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的特產,有些地方的特產是面兒,有些地方的特產是飯團,比如臺灣就有一種特色的食物是飯團而這種飯團是用專門的米飯做出來的。這種米飯需要有特殊的方法來招這樣的飯團才能夠很好吃。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知道這種米飯是怎麼蒸出來的,教大家具體方法。

臺灣傳統飯團

材料:米(建議用長糯米.口感較好) 油條一條(炸老點的.比較香&酥脆).切段備用 肉鬆適量(魚鬆) 菜埔適量(需事先炒過.過油即可) 花生粉 白細砂糖 蛋 (可加可不加)

做法: 1.先洗2杯米(普通煮飯的量杯)這樣差不多可以做3個飯團 糯米必須在洗淨之後泡水浸約1小時, 再依煮白米飯方式煮熟 2.拿出透明塑膠袋上面沾一點水(方便把飯放上面→飯一定要趁熱哦) 3.把飯放塑膠袋上壓扁扁 4.將油條,菜埔,肉鬆,蛋依序放上去(鹹的口味)

甜口味的只需將肉鬆和菜埔換成花生粉及糖便可(材料多寡視個人口味偏好) 5.將塑膠袋往2邊折,把飯團捏成圓圓的即可。

第一步,泡糯米。用清水洗兩次,洗去澱粉,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顯得晶瑩剔透,泡米一定要用冷水,不能是溫水或開水,即使冬天也是。一般泡5--8小時,視溫度而定,不能發酸,以一捏即碎為標準,注意:泡米期間不能換水,影響米香味;若是有點酸了,多沖幾遍水就好多了。

第二步,桶預熱。鍋內加水,加的水不能超過桶的水位線,水位線就是桶底下面的高度。說說鍋,我看大部分人用的都是相對淺的鐵鍋。而我用的是深點的鋁鍋,如圖,能把大半桶身包住,這樣容易鎖住蒸氣,而且鋁的薄,導熱快,省燃料。當然如米桶大,那可能買不到合適的鋁鍋,只能用鐵鍋,那就把底部圍上一圈毛巾也行。

第三步,往桶裡放米。把泡好的米過濾幹水分,把米濾到另一個容器裡,等預熱好了,直接倒進去。要輕輕的倒,倒好後把米抹平,不用蓋蓋子,接著燒。

第四步,蒸飯。等米上看到冒氣了,在米上紮洞,為了是上氣快,蒸出來的飯不會太軟。

筷子紮到桶底,搖晃幾下,讓眼大一些。均勻的紮好所有的洞,筷子一定要紮到桶底,蓋上蓋繼續蒸,用久了桶蓋都是不平的,容易漏氣,所以在桶蓋上放一塊溫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