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入盆了還要多久生?
一般情況下胎兒入盆是為分娩前在做準備,大多數人對於寶寶入盆後多長時間就可以生產是很關心的,其實寶寶入盆後多久可以生產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的身體的情況是不同的,早入盆和晚入盆和生產時間是沒有多大關係的,入盆以後會刺激到子宮的收縮,這個時期最好控制自己的活動量。
入盆後多久會生就如胎兒入盆時間一樣,因人而異。
通常情況下,胎兒會在孕36周以後到分娩前這段時間入盆,初產婦一般會比經產婦提前入盆。據統計,80%~90%的初產婦會在孕38周左右入盆, 10%~20%的初產婦要等到快生的時候才能入盆。而經產婦多在分娩發動後才開始入盆,個別准媽媽會在分娩前數天內完成入盆的過程。所以,胎兒入盆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要分娩了,而不入盆也可以順產。
胎兒入盆的5個變化
1.腹部形狀變化
准媽媽的肚子可能由“西瓜”變成“柚子”形狀。這是因為胎寶入盆後,所處的位置相對靠下,所以腹部的形狀也會隨著發生變化。
2.食欲變好
胎兒在入盆前,會擠壓媽媽的心、胃、肺等器官,所以准媽媽會有呼吸不順暢、沒有食欲等表現。等胎兒下行後,自然就會減輕對這些器官的壓迫,所以准媽媽的呼吸自然就順暢了、吃飯也就香啦。
3.尿頻、便秘
胎兒入盆後會增加對膀胱、直腸的壓迫,這時候准媽媽尿頻、便秘的症狀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4.小腹下墜感,陰部疼痛感
胎兒下行後,會壓迫准媽媽的骶骨和會陰部,出現下腹部墜脹感和陰部輕微壓痛感。所以,胎兒入盆後,准媽媽要儘量多休息,避免提重物,以免發生胎膜早破。
5.不規律宮縮
胎兒入盆後,會壓迫到宮頸,所以准媽媽可能會出現腹部陣陣發緊等假宮縮的症狀,不過這種宮縮持續時間通常不足半分鐘,而且不規律,力量也比較弱。在休息之後,會明顯減輕,跟分娩時的宮縮是有本質區別的,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區分。
這些症狀並不是每個媽媽都會出現,有些表現明顯,有些則沒有特殊變化。所以判斷胎兒是否已經入盆,不能僅憑症狀,還需要由產科醫生檢查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