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吃大蔥蘸什麼醬
東北人一般吃的大醬都是自己下的大醬,是一種黃豆醬,首先要把黃豆煮熟,然後攪碎,做成醬塊,以後風乾,等到每年的三四月份的時候,開始下大醬,隨著逐漸的發酵,過一段時間就能夠吃了,在東北可以說很多地區每家都會自己做大醬,而且每家大醬的味道都有各自的特色。
東北大醬做法材料:黃豆、鹽、水。先把黃豆用鍋煮熟,然後用攪肉機攪碎,也不是特別的碎其中還有好多半顆的豆瓣。墩成二個立方體,放到陽光下面曬,要把每個面都曬乾成一層殼,其實中間還是軟的當六個面都曬好了,用紙包上放一段時間(裡面基本上也是幹的了),等待自已發酵。到下醬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你想什麼時候都可以,把曬好的醬塊弄成小塊,你會看到有好多綠色的毛,就是長毛了,放到罎子裡後放水放鹽(嘗一下)。用細紗布蓋上放在陽光下(這樣醬才會發酵)。最後就還需要每天用醬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訂了一塊板)每天搗(一定要),把沫子盛出來丟掉,每天弄醬會變的很細。等醬發了就可以吃了。
吃法東北大醬是必備的醬菜,特別是農村,每餐必吃。主要用於蘸生的蔬菜,比如春天的野菜,小根蒜,婆婆丁等,夏天的黃瓜、大蔥也是每餐必備。東北大醬還可用於做菜,但因為大醬是黃豆長期發酵過,所以比較臭(做的好的就不臭),並不適合太多菜品,但用大醬燉茄子非常地道,開胃下飯。
功效直到30年前孩子玩耍時磕碰頭部或被蜜蜂蜇咬都不用其他藥物。在南瓜葉上鋪好大醬裹在痛處,自然會結痂治癒。雖然沒有科學論證,但這些是從生活經驗中知曉的大醬的功能。大醬可以調節食物的鹹淡,而且從營養學角度上來說也可以為人體補充植物蛋白。採用了大豆為主原料,而大豆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大豆作為健康食品重新贏得世人關注,還被人們稱之為‘長在田裡的肉食’。大豆不僅是營養價值高的食物,而且也是具有很多功效的食物。特別是大豆富含不會增加膽固醇的植物蛋白,對動脈硬化、心臟病有顧慮的人也可以大膽食用,而且他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