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不上學前班危害大

所以人當有了小寶寶之後就會被很多的問題糾結著,比如要不要讓小孩子上學前班這個問題就讓很多的家長不知道要怎麼選擇,上學前班就表示小孩子要像小學生一樣學習很多的東西,這樣小孩子就沒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如果不讓小孩子上學前班家長又擔心小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比不能很好的適應上小學。

學前班一定要上! 理由

1.沒有上過幼稚園的孩子,或者是被老人帶著,或者是被全職媽媽帶著,生活的圈子比較小,大多是在社區裡和固定的人群接觸,因而社交能力不夠,如果不上學前班的話直接上小學的話,在和同學相處上,在和老師溝通上都會有明顯問題。孩子的心理不好適應學校的環境,在其他同學都專心學習的情況下,這些孩子要先度過心理磨合期,起步就比其他孩子晚。在學習和相處方面都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厭惡學習。

2、上著幼稚園的孩子雖然在和同學交往上問題不大,但是幼稚園比較隨意,沒有學習任務,而且多以玩為主,孩子會把幼稚園的習慣帶到學校來,容易自由散漫。如果在學前班進行將近一年的調整,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適應起來比較快。

3、大多孩子是上學前班的,所以,一年級的老師對0-10之內的數位認識,對於拼音的學習都講的比較快,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跟不上。甚至老師會認為不讓孩子上學前班的家長是不負責任的,會要求家長在孩子下課後加緊補習。一上學就進入緊張狀態的孩子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倦。

學前班不能上! 理由

1、上了學前班的孩子進入小學以後,發現老師講的課程自己都會,於是就會放鬆學習態度,上課不專心聽講。但因為學前班的授課內容通常都是比小學內容淺一些,所以,孩子不認真聽講會導致孩子對知識的理解似懂非懂。

2、學前班老師水準參差不齊,有些和學校的教案有出入,上了學前班的孩子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要矯正起來,往往比教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更難。

3、孩子從七歲左右上小學,從小學到高中就要十二年,上了大學就要上再多上四年。孩子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就常年與習題和試卷為伴,趁著孩子沒上學之前讓孩子玩個痛快,快樂成長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