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食品消毒方法

食品消毒指的是以食品為原料,為了防止食品變質而採用的一些能夠達到食品品質穩定的方法,具有能夠有效延長食品保質期的作用,一般食品加工廠採用食品消毒的一些方法,方法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超高溫的殺菌技術,巴氏殺菌法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食品消毒的方法

食品消毒方法

(1)超高壓殺菌技術:

食品超高壓殺菌(高靜水壓殺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種方式包裝完好後,放人液體介質(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與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壓力下作用一定時間後,使之達到滅菌的要求。

(2)低溫殺菌:

低溫殺菌是對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進行部分殺菌的加熱方法。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溫度。由於低溫殺菌後,食品中的菌殘存較多,為了延長產品的貨架期,再使用冷藏、發酵、加入添加劑、去氧等加工技術。

(3)巴氏殺菌法:

巴氏殺菌是指溫度比較低的熱處理方式,一般在低於水沸點溫度下進行。它是一門古老的技術,由19世紀法國醫生巴斯德首創,至今仍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4)超高溫瞬間殺菌:

超高溫殺菌簡稱UHT殺菌。一般加熱溫度為125~150 ℃,加熱時間2~8 s,加熱後產品達到商業無菌要求的殺菌過程稱為UHT殺菌。

(5)微波殺菌:

微波殺菌就是將食品經微波處理後,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喪失活力或死亡,從而達到延長保存期的目的。

(6)紫外線殺菌:

紫外線的殺菌作用在於促使細胞質的變性。當微生物細胞吸入紫外線後,由於產生光化學作用引起細胞內成分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等發生化學變化,使細胞質變性。

(7)臭氧殺菌:

臭氧是一種在室溫和冷凍溫度下存在的淡紫色的、有特殊魚腥味的氣體,它在水中部分溶解,且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溶解度增加;在常溫下能自行降解產生大量的自由基,最顯著的是氫氧根自由基,因而具有強氧化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