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用什麼泡腳?
現在人們普遍有泡腳的習慣,不過大部分人泡腳都非常隨意,實際上,泡腳有很多注意事項,比如吃得太飽的時候,或者肚子特別餓的時候,都不適合泡腳,這時候泡腳可能會引起頭暈,還會引起其他不適,所以需要注意,大家都知道,三伏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炎熱,這時候應該用什麼泡腳對身體才好呢?
三伏天用什麼泡腳?
食鹽、生薑、艾葉、白醋。
中醫建議,夏季泡腳不需要非得出汗才能起到作用,這是與冬季泡腳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最佳時間是每晚睡前(21-22時),水溫40℃-45℃為宜,泡腳時間不宜過長(15-20分鐘)。
在泡腳水中加入生薑、食鹽適量。食鹽可清火、涼血、解毒;生薑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經常用生薑、鹽水、艾葉泡腳,能促進局部血液迴圈,預防感冒,還能達到改善虛汗體質的作用。
加入適量白醋可以增加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還可以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等症狀;可殺菌抗菌,有助消除黴菌、腳癬、皮膚病。加入適量米酒可刺激皮膚出汗,以排出體內的酸性物質,有緩解疲乏的功效。
“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祛濕除暑;秋天泡腳,潤肺濡腸;冬天泡腳,丹田溫灼。”,這是中醫養生書籍上提及過的語句,其主要說明泡腳這個養生方法是四季皆宜的,只不過每個季節的養生功效不一樣而已。
夏天泡腳有好處,而且是有依據的。夏季濕氣正當令,濕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促進睡眠。因為腳部是僅次於心臟的重要部位,分佈著大量的毛細血管,此時用溫水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絡,振奮人體的臟腑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