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母乳性黃疸的方法有哪些?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主要是依靠母乳餵養,這時候幾乎不吃其他東西,甚至連水都不需要喝,大部分的寶寶對媽媽的乳汁都能夠順利適應,但有的寶寶吃了母乳之後會出現母乳性黃疸,在過去,這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不過現在已經有成熟的解決方法了,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解決母乳性黃疸的方法。
退母乳性黃疸的方法:
母乳性黃疸,是新生兒黃疸持續至1-2個月的狀況。與新生兒黃疸的症狀相同,就是皮膚和眼白會泛黃。
如果黃疸現象持續2-3周還沒消退的話,要到醫院接受檢查,確認寶寶是否為母乳性黃疸。爸媽可以暫停母乳餵養3天,改為人工餵養,以測量寶寶血液中膽紅素的量。注意,奶量以150ml/kg.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媽媽應該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後繼續母乳餵養。
如果膽紅素有減少,那表示引起黃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這個時候寶寶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療,爸媽可以喝平常一樣為是,不要因為怕黃疸而停止哺喂母乳。黃疸症狀較嚴重的寶寶可以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
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停喂母乳後黃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導。為了減少本病的發生,應鼓勵乳母早開奶,多次少量餵奶,增加大便次數,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可降低黃疸發生率。另外,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防止加重黃疸。
母乳性黃疸如何預防
增加新生兒早早期乳汁攝入量,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使胎糞儘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迴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並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隨訪尤對生後2-3天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隨訪,以便早干預防止腦損害。
1、媽媽在懷孕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酒和辛熱之品,不可濫用藥物。
2、寶寶出生後,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3、增加新生寶寶早期乳汁攝入量,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使胎糞儘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迴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準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