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寒與濕熱體質的區別
中醫認為,濕氣是人體治病的一大原因。說起濕氣,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風濕關節炎,但這只是一部分。許多疾病的治病原因都是濕氣,例如肥胖,哮喘,痘痘等。濕氣的存在會使人感覺周身困乏,舌苔白膩。濕氣又分為濕寒與濕熱。濕寒是濕氣和寒氣,濕熱是時期與熱。
1學會看自己的舌頭。注意看舌頭的時候不要一大早起來就看,不要吃完飯就看,不要喝完酒或者飲料就看,不要晚上在日光燈下看。濕熱的舌頭是怎麼樣的呢?濕熱的舌頭顏色是紅的,舌頭瘦瘦的,舌苔黃黃的厚厚的。寒濕的舌頭是什麼樣的呢?舌體胖大,有齒痕,這齒痕就像裙子的邊一樣。舌體的顏色是白的,舌苔也是白白的厚厚的,有的舌苔上面漂浮著一層水汽。
3從大便來區分。寒濕與濕熱都會導致腹瀉。濕熱導致的腹瀉又急又猛,所謂暴迫下注,裡急後重,上完廁所肛門有灼熱的感覺。寒濕導致的腹瀉程度緩慢,肚子總覺得不舒服,一緊張就想上廁所,一吃油膩食品也想上廁所,尤其在夏天表現得更加明顯,一天要上好幾次廁所。每次都是一點點,不成形,很稀薄,中醫叫便溏。所有的慢性腹瀉都是脾胃虛寒造成的。
4從體味來區分。濕熱體質的人體味很重,什麼狐臭啊,腋臭啊,腳臭的等等,寒濕體質的人不怎麼出汗,身上基本上沒有啥味道。
6最後還可以從自我的感覺來區分。這個寒濕與濕熱區別就在一個字上,寒與熱。寒濕,寒濕,重點在寒,濕為陰邪,寒也是陰邪,寒濕則陰上加陰。所以,寒濕的人一定會陽虛,陰盛陽衰,會怕冷,怕吹風,怕吃涼東西。寒濕內阻,會阻礙氣血的運行,導致淤血經絡不通,不通就痛,所以寒濕體質的人會覺得全身哪都疼。濕熱呢,重點在熱,因為濕所以運化不了,因為熱所以吃一點滋補厚膩的東西就會上火,口臭啊,口瘡啊,長痘痘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