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官看臟腑-學會這幾招你也會看病
文章導讀
中醫認為,五官(目、耳、鼻、口、舌)與五臟氣血盛衰有關,望五官神色形態變化,可直接診察臟腑病變情況。如望耳主要觀察耳廓色澤、形態及分泌物狀況;望鼻對鼻息肉、酒鼻、麻風、梅毒等病的診斷有一定的意義。
望眼睛
目為肝之竅,五臟六腑精氣皆上注於目。目部的五臟相關部位稱為五輪,故望目不僅可以望神,而且可診察五臟病變。眼睛黑白分明,視物清晰,神采內含是有眼神,雖病易治;若白睛暗濁,黑睛色滯,浮光外露,失卻神采,視物模糊為無眼神,病較難治。目眥赤為心火,淡白為血虛;白睛赤為肺熱,黃為濕熱內盛;珠腫為肝火;眼胞皮紅而濕爛為脾火;全目紅腫為風熱;目胞上下鮮明為痰飲,目胞色暗為腎虛。目窠腫為水腫初起徵象,目窠內陷為臟腑精氣衰竭;眼球突起多為癭病。若瞳仁變色,眼生翳膜,視物不清,為內障、外障等眼病。若見瞳仁擴大是腎精耗竭,見於瀕死危象,或綠風內障及某些中毒症;若瞳仁縮小,多屬肝膽火旺、虛火上擾或為中毒。眼瞼下垂稱瞼廢,為先天不足或脾腎兩虛,也可因外傷所致。目翻上視、直視,病較嚴重,昏睡露睛,則常見於小兒脾虛或慢脾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