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縮壓高吃什麼降壓藥
我們都知道高血壓有兩種,一種是低壓也就是舒張壓,另一種是高壓也就是收縮壓。不管這兩個哪一個偏高,都屬於高血壓疾病。收縮壓具體數位需要到醫院去測量,檢查收縮壓不需要空腹,但是不能喝酒,要在比較安靜的情況下,那收縮壓高吃什麼降壓藥呢?
收縮壓:是用於檢查血壓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是當心臟收縮時,從心室攝入的血液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這時血壓最大;此時內壁的壓力稱為收縮壓,亦稱高壓。收縮壓在臨床上意義很大,有一種 高血壓稱為收縮壓偏高症,就是指舒張壓正常,而收縮壓增高,在高血壓各種類型中,收縮壓增高最常見,而且更難控制。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病變部位及相對應的病徵。
用藥:考慮醫院就診,查腎功能,必要時行腎臟ECT檢查腎臟功能,如果腎功能高了,建議停用卡托普利指導意見:厄貝沙坦,停用硝苯地平控釋片,加用硝苯地平緩釋片2片2次每日治療。收縮壓高最好加利尿劑,呋塞米+螺內酯。藥七誤區:
誤區一:難受了才吃藥
降壓藥吃吃停停會導致血壓忽高忽低,不但不利於血壓穩定,還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誤區二:寧可相信廣告不肯相信醫生
高血壓患者應該諮詢醫生的意見,避免延誤病情的同時也蒙受金錢損失。
誤區三:來回換藥
其實任何藥治病都有一個過程,降壓太快的並不一定是好藥。
誤區四:老盯著副作用
其實,副作用只是對一些特殊患者或特殊情況做出的“特別提示”,不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
有時候藥用得好,副作用也能成為治療作用。比如以硝苯地平為代表的二氫吡啶類藥物,在降壓的同時可能會使心率增快,引起心悸 等副作用。
誤區五:用藥時間不對
血壓會根據時間不停波動,因此,吃降壓藥要講究“天時”。很多人早上起床後血壓容易出現高峰,誘發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這類患者,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把降壓藥吃上,但很多人偏偏喜歡晨練完,或者吃完早飯再吃藥,很容易導致意外。建患者每年春夏、秋冬季節交替時做兩次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瞭解自己的血壓變化,只有量體裁衣,才能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
誤區六服藥不測血壓:測試降壓藥有沒有效果、藥量是否合適,不僅要觀察症狀是否減輕,更科學的方法就是每天測量血壓。高血壓病人每天要至少測量一次血壓,每天早晨起床後測量比較準確。
誤區七跟風吃藥:有些患者不去看醫生,自己到藥店買藥吃,或是看身邊人吃什麼自己也吃,還有些人喜歡打聽偏方、買降壓帽、戴降壓皮帶,這些做法都會延誤病情。高血壓是種“有個性”的病,每個人血壓水準、危險因素、伴隨的其他疾病都不一樣,治療方案也不相同。因此,選什麼藥、怎麼吃都需要醫生具體指導,不能自己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