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瀉火藥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上火是一個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相信在生活中
一、含義:以清熱瀉火為主要作用,適於急性熱病和部分內臟熱盛及暑熱證的藥物為清熱瀉火藥。
二、適應症:煩、渴、高熱、大汗、譫語、狂躁、脈洪實,苔黃。三、注意:體虛有裡熱者須配合補益藥。脾虛慎用。
石膏--知母
共性:甘寒,清瀉肺胃大火,除煩止渴(蘆根天花粉功同力稍弱) ,為治肺胃氣分實熱證的要藥,相須為用治: 1、熱病煩渴:高熱煩渴、暑熱煩渴、消渴; 2、肺熱喘咳; 3、胃火牙痛
不同點:
石膏---大辛大寒,外散內清,不生津。內服生用:善治實熱消渴,長於清瀉肺胃實火。
知母---質潤生津,又可入腎,長於清潤,滋陰潤燥, 善治內熱消渴。凡肺胃腎實火虛火皆清
石膏:
1.煆後外用:清熱收濕斂瘡,生肌止血,治:瘡瘍濕疹、水火燙傷久不收口,外傷出血
2.使用注意:打碎先煎15-60g。脾胃虛寒、陰虛內熱者忌用。
知母:
1.瀉火除煩止渴---熱病煩渴
2.上清肺熱--肺熱痰咳,陰虛燥咳
3.中瀉胃火--善治內熱消渴
4.下瀉腎火---陰虛火旺,骨蒸潮熱,陰虛便秘。
5.使用注意:實火生用,虛火鹽水炙。
蘆根---天花粉
共性:甘寒
1、清熱生津,除煩止渴--肺胃氣分實熱,熱病煩渴
2、清肺熱止咳---------肺熱咳嗽
3、消癰排膿—治癰
不同點:
天花粉:
1、偏治肺熱燥咳, 清胃熱治內熱消渴---同知母
2、長於治外癰
蘆根:
1、偏治肺熱痰咳,咳吐膿血,長於治肺癰
2、清胃熱止嘔.----胃熱嘔吐
3、清熱利水----熱淋
淡竹葉---竹葉---梔子
共性:
---性寒,瀉火,除煩,利水與蘆根相同
----熱病心煩,熱淋
淡竹葉、竹葉
共性:
1.甘寒長於清心胃之火,除煩止渴(尤竹葉卷心)----善治熱病煩渴
2.善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瘡,下移於小腸之小便淋痛
3.區別:竹葉蘆根生津,淡竹葉不生津
梔子:苦寒燥濕----通行十二經,引水火下行
1.長於瀉三焦之火,除煩力強於淡竹葉、竹葉---為治熱病心煩的要藥。
2.善清下焦濕熱,利膽退黃----濕熱黃疸,血淋熱痛
3.涼血止血,消腫止痛---血熱妄行,火毒瘡癰,目赤腫痛
4.使用注意:瀉火生用,止血炒炭,脾虛慎用
決明子---夏枯草
共性:
1、為清肝火,益腎陰,明目之佳品,虛實目疾,眩暈頭痛均可。
2、皆可降血壓。
不同點:
夏枯草---清肝膽之火,力大於決子明
決明子---益肝陰大於夏枯草,還可潤腸通便
夏枯草:---凡肝膽循行部位虛實諸火、鬱結、熱毒癰腫皆可使用:
1.尤治目睛夜痛
2.散結消腫---為治肝鬱痰火之瘰癘、癭瘤、痰核的要藥
3.善治乳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