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祛除痰濕的中成藥
當我們的身體出現脾虛有痰濕的時候就會度身體的健康帶來一些影響,脾虛痰濕是中醫中的理論,當很多人出現脾虛的時候都會想到用中醫的方法進行治療,在眾多的中藥材中,有很多的藥材進行合理的配伍就會對治療和緩解脾虛的症狀有著很好的療效,雖然中醫的藥方很好,但是在使用之前也要諮詢醫生的意見。
藥方1
二陳湯病因: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輸布,液聚生痰者,當宣肺化痰,方選二陳湯;
藥材: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
用法:上藥咀,每服12g,用水一盞,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加生薑7片,烏梅1個,水煎溫服。
適應症:濕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藥方2
六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病因:若因脾不健運,濕聚成痰者,當健脾化痰,方選六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藥材:人參(9克) 白術(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陳皮(3克) 半夏(4.5克)。
用法:上為細末,作一服,加大棗二枚,生薑三片,新汲水煎服。
適用症:脾胃氣虛兼痰濕證。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嘔逆等。
香砂六君子湯藥材: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二錢、甘草十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砂仁八分、木香七分、加生薑二錢,水煎服。
適應症: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藥方3:金匱腎氣丸病因:若腎虛不能制水,水泛為痰者,當溫陽化痰,方選金匱腎氣丸。
成分: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制)、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輔料為蜂蜜。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於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用法:口服,一次20粒(4g)- 25粒(5g),一日2次。
氣虛腫滿。用於治療氣虛痰飲,嘔吐痞悶,脾胃不和,變生諸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