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肺表面活性物質是什麼?

因為長時間吸煙等原因,一些朋友的肺部就容易出現問題,雖然沒有到達肺癌這樣的嚴重程度,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今後產生肺癌的幾率還是很高的。發現肺部有問題,肯定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在實際的檢查過程中,醫生的口中總是會提到一個詞——肺表面活性物質,它到底是什麼呢?

肺表面活性物質指由肺泡Ⅱ型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複雜的脂蛋白,其主要成分為二棕櫚醯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質結合蛋白(SP),前者約占60%以上,後者約占10%。分佈于肺泡液體分子層表面,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的作用,能維持大小肺泡容量的相對穩定,阻止肺泡毛細血管中液體向肺泡內濾出。

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PS)是由II型肺泡上皮細泡合成和分泌的一種磷脂蛋白混合物,主要由70%~80%的磷脂、10%的蛋白質和10%的中性磷脂組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是對新生兒正常肺功能的維護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氣平面的張力、防止呼氣末肺塌陷,四種表面活性物質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protein,SP)在肺表面活性物質功能和代謝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最近認為,由肺表面活性物質代謝功能紊亂或表面活性劑功能障礙引起的遺傳性疾病是新生兒和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根本原因,儘管很稀少,但是這些疾病會增加死亡率和患病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足月兒中的呼吸衰竭,大嬰兒、兒童和成人的間質性肺疾病。肺表面活性物質質與量的任一改變,均會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lung injury/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先天性肺泡蛋白沉積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肺部感染等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遺傳因素引起PS代謝和功能障礙導致的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越來越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