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黃疸多久能退
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都知道,母乳是寶寶最天然最安全的食物,它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但是有一些寶媽媽在哺乳期身體會出現很多的狀況,母乳性黃疸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新生兒母乳餵養後不久就經常會出現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迴圈增加有關。
問題一
建議你停母乳五天左右,待寶寶黃疸退後再喂,或者可以吃退黃疸的藥。母乳性黃疸並不是一點危險都沒有的。如果黃疸數太高一樣會對腦有傷害。我寶寶也是母乳性黃疸,有二個月才退,而且當時膽紅數相當高,三個月時經檢查有輕度外部腦積水,醫生當時就懷疑是黃疸引起的。雖然現在痊癒了,但中間的治療過程還是蠻辛苦的。
問題二
母乳餵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餵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原有程度,隨著母乳餵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後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為了順利推廣母乳餵養也應引起重視。
問題三
有的寶寶剛出生時,皮膚的顏色紅潤,但喂母乳後不久,就發現皮膚變黃,而且久久不退。但寶寶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經化驗,膽紅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寶寶的肝臟和脾臟也不大,無貧血,白細胞數不高,肝功能正常。這就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為1-2%,甚至更高。為什麼有些寶寶用母乳餵養後會出現黃疸呢?醫生研究發現,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與新生兒小腸對膽紅素的吸收有關。專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由於母親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別高,使膽紅素在寶寶的小腸中被重複吸收,於是,寶寶便出現了黃疸並持續不退。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為早髮型及遲髮型兩種類型。早髮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峰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並於第4-6天最明顯,然後在兩周內消退。然而,從臨床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髮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後7-14天出現。
無論是早髮型或遲髮型母乳性黃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黃疸就減退;若再開始母乳餵養,黃疸又會重新出現。母乳性黃疸比一般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長,有的可長達1-2個月,但通過化驗可與肝炎區別開。
問題四
出現母乳性黃疸後是否應停止餵養母乳呢?一般來說不必,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通常不會出現較重症狀,也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如果經化驗確診為母乳性黃疸,就不必緊張地帶著寶寶多次去醫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母乳性黃疸不需要吃藥。輕時可以繼續吃母乳,重時應該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營養品,為使寶寶得到必需的營養,可採取多次少量的母乳餵養的方法。暫停期間,可以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證乳汁持續分泌,等寶寶黃疸減輕或消退後,再繼續母乳餵養。此後,即使有輕度黃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來說,隨著月齡的增長,黃疸可逐漸消退,對寶寶生長發育並無多大影響,不必過於擔心。如果停用母乳後黃疸沒減輕,或反而加重,應該再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