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栓塞介入利弊?
脾栓塞介入治療其實也是一種保守的治療方法,對於患者來說脾栓塞介入是一種比較溫和的治療方法,脾栓塞介入被用來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脾臟增大或者脾臟功能亢進,屬於一種微創的保守的治療方法,相對於脾臟手術切除是各有好處的,脾栓塞介入創傷小恢復快,但是後期容易復發,需要再次手術。
部分性脾動脈栓塞術所起的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脾臟縮小,並形成纖維包膜,可限制脾臟再生;
2.白細胞、血小板和紅細胞升高;
3.肝功能改善,膽紅素水準下降;
4. 血清白蛋白、總膽固醇水準升高;
5.門靜脈壓力明顯降低;
6. 在 一定程度上預防、緩解或推遲發生晚期肝硬化一系列的併發症,如:門靜脈高壓性胃腸道疾病,食道胃底靜脈曲張、大出血,頑固性腹水,感染,肝腎綜合症,肝性腦病等。
如果需要抗病毒(干擾素)治療,部分性脾動脈栓塞可使白細胞、血小板升高,避免治療期間血細胞進一步降低。
如果B超、CT發現肝內占位,可疑腫瘤病灶,或不能定性的小結節,在行部分性脾動脈栓塞時,可同時進行肝臟碘油造影,對這些病灶進行早期定性診斷,並確定下一步的治療。
部分性脾動脈栓塞術相關的一些問題:
1. 術後反應----腹痛、腹脹、發熱等,反應程度和時間不等,一般數天后逐漸減輕,需對症治療;2. 脾臟巨大時,一次栓塞術後反應較嚴重,需要分成二次栓塞。
具體方法:
術前準備
1.器材準備 數位減影血管造影(DSA)機,高壓注射器,脾動脈造影導管導絲,穿刺針,造影劑,明膠海綿或不銹鋼螺圈等栓塞材料。
2.常規術前檢查,明確肝功能、腎功能、凝血酶原時原時間、血象及脾臟腫大程度。
3.術前2d預防性應用廣譜抗生素。
4.栓塞方法的選擇
(1)脾功能亢進的栓塞:各種原因引起的脾功能亢進及具有切脾指征的血液病多選用部分性脾栓塞,以明膠海綿條栓塞脾段動脈為好,栓塞範圍控制在40%~60%。部分性脾栓塞既達部分性“脾切除”以緩解臨床症狀,又保留了脾臟的免疫功能。當患者體質較弱或臨床症狀緩解不滿意時,可多次重複進行,是目前公認的安全有效方法。
(2)脾腫瘤的栓塞:分手術前栓塞和晚期腫瘤姑息性栓塞兩種。術前栓塞可致腫瘤缺血壞死,減少術中出血,防止腫瘤細胞播散。術前栓塞可用明膠海綿細小顆粒做全脾栓塞,栓後3d即可手術切除。晚期腫瘤姑息性栓塞也採用全脾栓塞,除用明膠海綿顆粒或無水乙醇做末梢栓塞外,脾動脈近端也作栓塞,可導致全脾梗死。全脾栓塞後嚴重併發症及病死率很高,僅限於脾腫瘤栓塞。
(3)脾外傷和脾動脈瘤栓塞:只做脾動脈近端栓塞。栓塞材料多選用體積較大的不銹鋼螺圈,也可採用大的明膠海綿條或可脫性球囊等。脾動脈主幹栓塞後,脾臟可經胃短動脈、胃左動脈及胃網膜動脈形成的側支迴圈獲得足夠的血供,一般不產生梗死,故僅用於脾外傷和脾動脈瘤的栓塞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