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子宮肌瘤對懷孕有什麼影響

眾所周知育齡女性是子宮肌瘤的高發人群之一。女性一旦罹患子宮肌瘤,那麼就會降低其懷孕的機率,甚至懷孕後還有可能發生流產。總之子宮肌瘤對女性的生育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的。那麼如果女性懷孕後發現自己得了子宮肌瘤應該怎麼處之呢?

子宮肌瘤對於妊娠的影響

子宮肌瘤在孕齡婦女發病率很高,達到20-25%,也就是說,每四到五個孕齡婦女中,就有一個子宮肌瘤發生,而且隨年齡的增大風險增高。子宮肌瘤會影響生育能力,導致不孕,具體的機制還處於假說階段,其中,不同類型肌瘤對生育能力的影響不同,粘膜下肌瘤最高,肌壁間肌瘤和漿膜下肌瘤依次下降。

子宮肌瘤除了會導致不孕,對於已經懷孕的婦女,也會增加懷孕的風險。首先,肌瘤會增加流產的風險,而且隨著孕期的延續,會增加產前併發症的風險,最常見的表現為疼痛,肌瘤紅色樣變等。

妊娠對於子宮肌瘤的影響

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妊娠能夠促進肌瘤的生長,還會增加肌瘤紅色樣變的風險。孕後期及產後隨著激素水準的下降,瘤體會縮小。當然,並非所有的妊娠都會導致子宮肌瘤的增大,存在個體差異和肌瘤性質的差異。而瘤體的增大不但會造成對胎盤的壓迫,也會增加產前併發症的發生。

當妊娠遭遇肌瘤,該如何選擇?

對於尚未懷孕的女性,如果發現粘膜下肌瘤,又有生育需求,建議先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再行妊娠,對於年齡較大合併肌壁間肌瘤及漿膜下肌瘤的女性,可以建議先妊娠,在妊娠過程中加強隨訪。

對於已經成功妊娠的子宮肌瘤婦女,應視為高危孕婦,孕期應定期產檢,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但是妊娠和肌瘤剔除的取捨,目前還存在爭議。一般認為:

(1)、手術可刺激子宮收縮,誘發流產或早產;

(2)、妊娠期間在高水準雌孕激素作用下,子宮肌瘤變大變軟,肌瘤血供豐富,也可能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剝離時常出現大出血;剖宮產同時剔除子宮肌瘤,影響產後子宮收縮,延長手術時間等,手術要求比較高;

(3)、術後子宮壁切口可能在妊娠晚期時破裂;

(4)、妊娠期肌瘤體積增大,分娩後激素水準下降可使肌瘤明顯縮小。

孕期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應慎重考慮。除非有以下情況可考慮肌瘤剔除:

(1)、肌瘤增長快,發生變性時(如紅色樣變);

(2)、肌瘤已成為繼續妊娠的障礙;

(3)、肌瘤可能是導致既往流產、早產的原因;

(4)、患者症狀多或急腹症保守治療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