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上有白色粘膜
大便了以後,很多人都不會去對大便進行觀察,總覺得觀察大便是一件很噁心的事情,其實觀察大便可以判斷出人體的健康問題,有的時候人體的健康是直接反映在大便上的,比如有些人可能發現自己大便上有白色粘膜,這就是不正常的現象。大便上有白色粘膜代表什麼呢?
慢性胃腸炎,是人體的一種疾病。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最常見的是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
臨床症狀
便秘
便秘較多見。糞便量少,排便困難,每週1-2次,偶有十餘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瀉藥。有時因肛門括約肌收縮,大便呈鉛筆樣細條狀。慢性胃腸炎的症狀腹瀉: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飯後暴發多次排便,其餘時間可無腹瀉,偶有1日腹瀉二十餘次者。腹瀉不發生在夜間,不會因排便感而覺醒,所以不干擾睡眠,也不發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帶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在腹瀉病程中,常可出現一個時期的排便正常或便秘,出現腹瀉與正常便或便秘相互交替的現象。
腹瀉
腹瀉,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飯後暴發多次排便,其餘時間可以無腹瀉,也偶爾有一日腹瀉二十餘次者。腹瀉不發生在夜間,不會因排便感醒來,所以不干擾睡眠,也不會發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帶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
腹痛
腹痛為本病最常見的症狀,多數伴有大便習慣的改變。疼痛部位多見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質主訴不一:絞痛、脹痛、劇痛、刺痛、緊縮性痛等皆可有之。可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或灌腸之後緩解。某些具有高位而且過長的結腸脾曲患者,其疼痛主要位於右肋緣下腋前線附近,並放射至胸骨下、左上臂等部位。有些食物如濃烈的調味品、酒、粗纖維蔬菜、粗質水果等,可誘發腹痛。
其他表現
常伴隨消化系統其他症狀,如食後上腹部脹滿、厭食、噫氣、噁心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一些症狀,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熱、頭痛等;以及一些精神症狀,如失眠、焦慮、憂鬱等。
預防方法
1.注意保暖:腸胃喜暖惡冷,暖散而冷凝,凝則傷胃。入冬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特別是本身患有慢性胃炎的“老病號”,應及時增添衣物,夜晚避免腹部著涼。
2.少食油膩辛辣:入冬以後,人們的飲食業發生改變,往往偏向於油膩、辛辣的食物,以便保暖。慢性胃炎患者應注意,儘量避免進食這類食物。專家建議您,冬季飲食可選擇清淡溫潤的食物,可以保持胃腸的沖和之氣。
3.按摩護胃:經常按摩胃部不但能夠保暖,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大家可按摩中脘穴(位於正中線,臍上4寸處),按摩時應採用仰臥位,放鬆肌肉,用指頭用力下壓,約5-6秒後離開,重複10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