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長牙哭鬧如何緩解

都說疼痛也是成長的一種表現,的確一個人從出生起就要經歷各種疼痛。比如嬰兒時期的孩子就要經歷長牙的痛苦。很多嬰幼兒在這一時期由於牙齒疼痛會哭鬧不止,那麼嬰兒長牙哭鬧如何緩解,生活中有哪些小竅門可緩解長牙期的疼痛感呢?寶媽們要如何看待嬰幼兒因為長牙而引起的哭鬧“事件”呢?

寶寶長牙哭鬧如何緩解

1、寶寶長牙一般是不疼的,但有些寶寶會感到不舒服和煩躁。媽媽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或濕潤的紗布,放入寶寶的口中磨擦牙齦,這樣會對寶寶有所幫助。涼涼的出牙環也可以用來緩解寶寶長牙時的牙齦不適。

2、要正確並有選擇地使用牙膠等磨牙工具,過多地使用牙膠對寶寶沒有好處。

3、寶寶長牙不會引起發燒。有的寶寶會在長牙時發燒,如果媽媽發現寶寶長牙發燒,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檢查後對症治療。

4、母乳餵養對寶寶的牙齒發育是有利的。

5、寶寶6個月大時就可以使用水杯,1歲時就別再給寶寶用奶瓶了。這些有利於寶寶的牙齒發育。

6、在兩餐飯之間只要添加些水或普通純牛奶即可,不要讓寶寶喝果汁或其他飲料,因為裡面存在大量的糖,容易誘發齲齒。如果媽媽想給寶寶喝些果汁或加了甜味劑的牛奶,可以直接讓寶寶在用餐時飲用。

7、寶寶出第一顆牙時,媽媽就應該幫寶寶刷牙了,一天兩次。最重要的一次是在晚上就寢前。要用輕柔的嬰兒牙刷,擠上少量的牙膏,輕輕地幫他刷牙。注意不要讓寶寶吞食牙膏。

8、注意正確的餵養方式,避免將奶瓶拿得太高。寶寶如果有吮手指、咬嘴唇、咬物、吐舌、下頜前伸等不良習慣以及奶嘴使用時間過長等,媽媽要及時糾正,因為這些因素會讓寶寶牙齒變成地包天,即寶寶牙齒出現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下頜前突。

寶寶長牙順序是怎樣的

寶寶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寶寶牙齒萌出早、有的寶寶則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範圍內,都是正常的。一般來說,寶寶長牙先後順序都遵循一定規律,左右牙齒對稱發育,寶寶長牙順序具體如下:

1、中切牙:下頜2顆( 6個月);上頜 2顆(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2顆(7個月);上頜2顆 (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2顆(12個月);上頜2顆(14個月)。

4、犬牙:下頜2顆(16個月);上頜2顆(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顆(20個月);上頜2顆(2歲)。

有個別寶寶牙齒萌出順序不對,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