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水狀怎麼回事?
寶寶還處在生長發育期,胃腸道等器官還沒有完全成熟,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大便水狀現象,比如一些母乳餵養的寶寶,由於餵養次數比較多,寶寶的吸收又好,所以排便次數也跟著增加,腹瀉也就此發生了;另外有可能是細菌感染、病毒入侵等病因造成的,此時必須及時就醫。
一、寶寶拉水狀大便怎麼回事?
1、生理性稀便
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母乳容易被寶寶吸收,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排便次數會較多,會出現假腹瀉現象。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餵養不當:爸媽給新生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積食,從而引起腹瀉。
對奶粉過敏:100名寶寶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2)病毒或細菌感染
患感冒:寶寶在患感冒時,會經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病毒或細菌感染:新生兒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腸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當腸道感染時,沒有能力去減弱和中和細菌的毒力。可分為腸道內感染、腸道外感染。腸道內感染主要發生在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新生兒,由於奶具不潔而導致病從口入。
最嚴重的要算新生兒流行性腹瀉了。腸道外感染主要是由於病原體毒素的影響或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統功能紊亂、腸蠕動增加而引起腹瀉。在新生兒患肺炎和敗血症時,細菌有時也可從腸道外或血液中透過腸壁,滲入到腸道內,引起腸炎。
二、如何觀察寶寶大便
1、大便的顏色。通常寶寶出生頭幾天的大便常呈均勻,墨綠色且帶黏性,稱為胎便(正常現象)。初生一個月內餵養哺母奶的寶寶,其糞便多為黃色,隨年齡增長,糞便會由黃色轉為黃綠色或綠色。到5個月大時,大部分為黃綠色及綠色糞便。然而,喂哺寶寶配方奶粉的寶寶,尤其是乳清蛋白且加強鐵質的配方,其糞便多為綠色。寶寶添加副食品之後,糞便會逐漸轉為褐色。寶寶出現綠便與個人體質、年齡、腸內酸鹼度、腸內細菌生長狀態、乳製品成分(如鐵質)都有關係,只要寶寶精神與活動正常,則不必擔心。
2、大便內是否有白色顆粒。喂哺母奶或寶寶配方奶粉的初生寶寶,其糞便中常會發現一些白色顆粒,這些白色顆粒外麵包著通明黃色或棕色物質,此乃由於初生寶寶胃腸未發育完全以及消化道的消化酶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關係,導致脂肪消化不完全而排出於糞便中,這些俗稱為生理性糞便,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可請媽媽們放心。
3、大便次數。如大便次數增多,呈蛋花樣,水分多,有腥臭味,或大便出現黏液,膿血或鮮血,則為異常大便,應及時就診。就診時應留少許異常大便,帶到醫院化驗,以協助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