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喝水老嗆是怎麼回事?

寶媽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在給寶寶喂水的時候總是出現嗆水現象,以至於寶寶都畏懼喝水了,其實這種現象的發生和寶寶的器官發育不全有著直接關係,再長大一些就會沒事了;事實表明給寶寶喝清水的話更容易嗆水;再者就是喂水姿勢不正確或者奶嘴的開口太大等也會引發此種現象的發生。

一、發育不完全

寶寶喝水容易被嗆,而其根本原因是:寶寶還小,吞咽動作的配合還不是很好,就會容易嗆到。每個人的吞咽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複雜,它需要口腔、舌頭、咽喉的肌肉即呼吸彼此協調配合才能完成,稍有混亂就會使吞咽受影響。嬰幼兒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所以吞咽動作不如成人那麼靈活快速,較容易出差錯。這也是他學習的一個過程。做家長的大可不必太在意,等他再大些,一切都會好的。寶寶的吞咽功能還未發育完全,才會導致喝水時很容易會被嗆著。

二、清水更容易嗆

奶水的濃稠度比清水高,在口咽部的流動較為緩慢,使嬰幼兒口咽的肌肉比較能控制奶水由口腔前部向後部移動。但清水入口後就自動且快速地流向後咽部,並馬上擴散開來,當氣管開口處的肌肉來不及阻擋時,就會流進氣管內造成嗆水;尤其是在喝冰涼的水時,因冷水會麻痹口咽部的黏膜,使其協調動作更不靈活。此外,當寶寶口咽部有病變時,也會影響到正常的吞咽動作。

三 、餵養姿勢不對

有時候餵養姿勢不對,或者奶嘴水杯開口太大,流水量比較大,較快就容易嗆到。或者寶寶仰頭喝水、哭泣和呼吸急促或氣喘的時候給寶寶喝水,也會容易嗆到。在寶寶喝水的時候,逗寶寶笑也容易使寶寶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