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濕疹與中耳炎區別
燥熱的夏天,人們都喜歡去游泳館游泳,降低身體溫度達到涼爽的效果。喜歡游泳的人都有過水進入耳朵的經歷,但是引起重視的很少。耳朵進水並不是什麼嚴重的事,但是如果耳朵發炎引起其他病症,那就需要進行醫治了。耳道濕疹與中耳炎是兩種不同耳部疾病,可以通過病症來區分。
外耳道濕疹是指外耳道皮膚的變態反應引起的彌漫性丘疹、結痂,是外耳道皮膚的炎症,一般沒有鼓膜穿孔。而中耳炎的外耳道大部分沒有炎症,早期多有鼓膜的充血,隨病變加重,鼓膜充血嚴重,鼓室內化膿引起鼓膜的穿孔,膿液較多時部分膿液流到外耳道可結痂。膿多時,炎症無法控制,反復刺激外耳道,較輕會出現外耳道炎,但不會引起皮疹、結痂、皸裂等。
慢性中耳炎患者表現為耳內疼痛、發熱、聽力減退。並伴有耳內長期間歇或持續流出灰色或黃色的膿液,會使聽力下降。感染時間愈久,聽力下降愈嚴重。
外耳道濕疹是發生於耳郭及外耳道皮膚的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多由於食物、藥物或接觸其他過敏物質引起,如進食牛奶、魚、蝦,或局部使用化妝品、接觸毛織物或化纖物等,也可因中耳炎長期耳內流膿刺激,或滴藥後過敏引起。
耳部瘙癢可有滲液,分泌物阻塞耳道或併發耳道狹窄,波及鼓膜時,則感耳堵塞感,聽力下降或有耳鳴。局部表現為耳道及耳郭周圍皮膚增厚、表皮皸裂、脫屑、結痂及色素沉著,表面粗糙不平,可導致外耳道狹窄。
首先從患者自身的症狀上可區別,中耳炎一般單耳流膿多,偶爾也有雙耳同時化膿,有些患者會告訴我他知道自己早就有鼓膜穿孔了,一般有聽力下降,耳膿臭味,無癢痛感。而外耳道濕疹,一般是先有癢感,然後反復流水,先是清亮,然後會有淡黃色液體,患者常會發現外耳道口皮膚有毛躁感。體格檢查僅僅是發現外耳道皮膚有濕疹樣改變,鼓膜一般是完好的。治療方面前者要抗感染,後者主要是抗過敏治療。
普通的狀況下中耳炎的多發患者多是些兒童,由於他們的身體發育還不完善,免疫力也不高等狀況,容易被感染得中耳炎,其實假如在有些的病症下防護不周,成年人也會引發中耳炎,假如中耳炎得不到有效的治療的話會惹起耳聾等病症,我想大家都會曉得耳朵濕疹的現象,很多人就會把中耳炎和耳朵濕疹會為一談,其實他們是兩個不相同的疾病,下面我為大家引見一下吧